首页> 中文学位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设计研究——以沪公积金2016年第二期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为例
【6h】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设计研究——以沪公积金2016年第二期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资产证券化原理与相关理论

2.2 国外文献综述

2.3 国内文献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案例介绍

3.1 交易结构

3.2 资产池

3.3 产品结构

3.4 增信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案例分析

4.1 交易结构设计分析

4.2 资产池设计分析

4.3 产品结构设计分析

4.4 增信措施设计分析

4.5 设计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设立全国性的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机构

5.2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3 允许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资公积金贷款支持证券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交易量价齐升,公积金贷款由于低息受到购房者青睐。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因此贷款量大增,其流动性逐渐紧张。越来越多公积金管理中心以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来补充其流动性。然而由于公积金贷款证券化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事物,其设计尚未成熟,相关产品普遍存在发行规模小、次级证券自持比例较大以及分层不足等问题,使其尚未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流动性问题,因此完善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相关设计已成为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 有见及此,本文以沪公积金2016年第二期个人住房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为例,结合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重点从如何提高公积金贷款支持证券的融资金额与市场吸引力这两个角度来对案例中交易结构、资产池、产品结构和增信措施进行分析,由此发现案例在资产池和增信措施设计上优点突出,但其在交易结构与产品结构设计上还存在不成熟。 据此本文总结出多种类贷款混合搭配和为入池贷款设定担保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提出表内证券化、现金流划转流程与产品内部分层合理化以及服务机构细化等设计建议,希望为今后公积金贷款证券化设计提供参考。另外本文还提出建立国家级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机构、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放宽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资范围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