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柑橘木虱内共生菌检测与取食时间对其获毒效率的影响
【6h】

柑橘木虱内共生菌检测与取食时间对其获毒效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柑橘木虱的发生和危害

1.2内共生菌研究概况

1.3柑橘黄龙病研究概况

1.4柑橘黄龙病及柑橘木虱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柑橘木虱内共生菌检测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

3 广东省7地区柑橘木虱黄龙病检测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4取食时间对柑橘木虱获取黄龙病菌效率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 试验方法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5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2讨论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属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是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亚洲种“CandidatusLiberibacteria asiticus”和美洲种“CandidatusLiberibacteria americus”在田间传播的唯一媒介昆虫。
  昆虫体内含有大量的内共生菌,已有研究表明,柑橘木虱的获毒效率与其体内的内共生菌种类与含量密切相关,然而,迄今为止,柑橘木虱体内的共生菌感染情况尚不明确,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广东地区柑橘木虱种群内共生菌类群进行检测,以期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柑橘黄龙病的田间传播和流行与木虱的带菌量及其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取食时间对柑橘黄龙病获菌率的影响是研究柑橘木虱与柑橘黄龙病的互作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论文在柑橘木虱共生菌检测,取食时间影响木虱获毒效率方面做了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柑橘木虱内共生菌检测
  本研究应用 PCR方法,对采集自广东潮州、茂名、江门、佛山、中山、云浮以及广州等7个地区的柑橘木虱种群进行内共生菌种类和感染率的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广东7个地区采集的柑橘木虱,在共生菌种类上并无明显差异,但感染率相差较大。所有柑橘木虱均含有原生共生菌 Carsonella(100%),其余4种共生菌 Wolbachia、Arsenophonus、Profftella、Oxalobacter&Herbaspirillum感染率各不相同。4种共生菌感染率从高到底依次为Profftella95.91%,Wolbachia88.14%,Arsenophonus78.75%,Oxalobacter& Herbaspirillum40.95%。
  2.柑橘黄龙病病菌的检测
  柑橘黄龙病病菌Ca.L.asiaticus在潮州、茂名、江门、佛山、中山、云浮6个地区均有检出,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云浮93.33%、潮州86.67%、江门83.33%、佛山80.00%、中山66.67%、茂名63.33%,说明柑橘黄龙病在广东省传播的范围已经很广,危害已经很严重。
  3.取食时间对柑橘木虱获取黄龙病菌效率的影响
  已有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在带病树叶韧皮部取食1小时后即可在体内检测出黄龙病病原,且带菌成虫在柑橘嫩梢上取食5小时以上即可使得健康苗木感病。但是迄今为止,取食时间对柑橘木虱黄龙病获毒效率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按照1、3、5、7、9、11小时6个接虫时间,早上:7点-15点、下午:15点-23点和晚上:23点-7点3个时间段将柑橘木虱接虫在带菌柑橘苗上。利用巢式 PCR技术检测不同接虫时间单头柑橘木虱体内黄龙病病原。研究结果表明,接虫时间1、3、5、7小时的接虫时间柑橘木虱获菌率无差异,9小时和11小时的接虫时间柑橘木虱获菌率无差异。9小时和11小时接虫时间和1、3、5、7四个接虫时间的获毒率存在差异。早上:7点-15点和下午:15点-23点接虫时间段获菌效率无差异,下午:15点-23点和晚上:23点-7点接虫时间段获菌效率无差异,晚:23点-7点和早:7点-15点接虫时间段获菌率差异显著,说明柑橘木虱黄龙病获毒效率和接虫时间段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