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桂林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保护探索
【6h】

桂林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保护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释题

1.2研究背景及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桂林城市的兴衰与沿革

2.1形成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2.1.1城市选址

2.1.2军事因素

2.1.3政治因素

2.1.4经济文化因素

2.1.5桂林汉代城池之推证

2.1.6小结

2.2发展期(隋唐)

2.2.1政治、军事背景

2.2.2经济、文化背景

2.2.3城市规划与建设

2.2.4小结

2.3勃兴期(宋元)

2.3.1历史背景

2.3.2城市建设

2.3.3桥梁的修建

2.3.4风景区营建

2.3.5小结

2.4成熟期(明清)

2.4.1经济文化背景

2.4.2政治军事背景

2.4.3城市建设

2.4.4风景建筑

2.4.5小结

2.5停滞期(1840年~建国前)

2.5.1社会环境

2.5.2混乱的城市发展

2.5.3小结

2.6复兴期(建国以后至今)

2.6.1城市定位的偏离阶段

2.6.2城市恢复阶段

2.6.3城市发展阶段

2.6.4小结

2.7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桂林城市的文化特色

3.1桂林文化的特征

3.1.1桂林文化的背景

3.1.2桂林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

3.1.3南北文化的交流

3.2桂林文化的构成

3.3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桂林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要素现状分析

4.1现状分析

[要素一]水

[要素二]山

[要素三]建筑

[要素四]桥

[要素五]风景园林

[要素六]历史街区

[要素七]城市天际线

[要素八]城市形态

4.2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桂林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塑造

5.1“特色危机”的病因初探

5.1.1缘于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

5.1.2缘于征服自然的哲学观

5.1.3缘于对桂林城市性质认识的失误

5.1.4缘于对桂林城区风景点、古迹点性质的混淆

5.1.5缘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违背合理的城市规划

5.1.6缘于对城市建筑形态中文脉化的忽略

5.1.7缘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滞后

5.2桂林城市特色保护之对策

5.2.1景观控制

5.2.2文脉的延续与更新

5.3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世世代人们的集体记忆,其特色的保护,在中国城市急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桂林从公元前111年建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其发展从时间上看没有中断,从空间上看没有转移,城市功能长期稳定且富有特色.如今的桂林乃至全国的历史名城正处在一个危机与契机并存的时代,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保护当前的形势是空前重视和空前破坏并存.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城市特色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冲击,并主要表现为建设性破坏.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正在从注重单纯物质性建设向关注城市环境、文化建设方面转变,政府、民众等各方面日益重视对文化遗产、城市特色的保护.面对存在的许多严重破坏城市历史特色的问题,研究和寻求解决这些危机及城市特色问题的答案显得十分迫切,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该文采用收集、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丰富的史料和文献为基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桂林的城市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讨论了桂林历史文化特色的构成,为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历史依据.第二部分从桂林文化特色的构成、城市特色要素现状、城市特色危机的

著录项

  • 作者

    郭建琳;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 学科 建筑历史与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庆洲;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建筑史;
  • 关键词

    桂林; 城市特色; 保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