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射频识别(RFID)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用
【6h】

射频识别(RFID)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南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

1.1.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常见自动识别技术介绍

1.2.1条码技术

1.2.2光学字符识别

1.2.3卡技术

1.2.4生物识别技术

1.2.5射频识别技术

1.3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RFID系统组成、分类和特征

2.1 RFID系统组成

2.1.1电子标签

2.1.2阅读器

2.2 RFID系统分类

2.3 RFID系统的特征

2.4 RFID系统的应用领域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RFID系统工作原理

3.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3.1.1电感耦合

3.1.2电磁反向散射调制

3.2无线射频识别工作的物理学原理

3.2.1天线场

3.2.2能量耦合

3.2.3数据传输

3.3无线射频识别的数据传输协议

3.4数据安全性

3.5数据完整性

3.6多标签同时识别与系统防冲撞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EPC系统与RFID技术

4.1 EPC系统

4.1.1 EPC系统的构成

4.1.2 EPC系统的工作流程

4.2 EPC与射频识别技术

4.3 RFID系统嵌入EPC系统的不同模型

4.3.1多阅读器单工作站网络系统模型

4.3.2单阅读器多工作站网络系统模型

4.3.3多阅读器多工作站网络系统模型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RFID系统的选择标准与性能评估

5.1 RFID系统的技术参数

5.2 RFID系统选择标准与性能评估

5.3 RFID系统实施对策

5.3.1 RFID设备供应商评估

5.3.2 RFID系统集成商评估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RFID系统在配送中心的应用

6.1配送中心RFID系统需求分析

6.2逻辑设计

6.2.1整个供应链流程设计

6.2.2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6.3主要模块流程设计

6.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摘要※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起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AIDC)。它的识别距离和速度都是其他识别技术不能比拟的。由于其良好的特性,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当广阔。本文以供应链管理为背景,应用RFID技术部署其整体运作的系统框架,旨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本文首先介绍常见的几种自动识别技术,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分析了RFID系统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介绍国内外目前的应用状况。  通过对系统的性能和需求分析,以RFID技术为信息采集手段,以电子标签和阅读器构成RFID单元,配合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ProductCode,EPC)技术,构建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基础单元的物理结构和集成方式,并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分析了EPC系统与射频识别系统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射频识别系统嵌入EPC系统中的几种方式。  探讨RFID系统的选择标准与性能评估,分析影响RFID系统性能各种技术参数。研究RFID系统实施对策。从供应链的需求分析、总体结构、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建立方法,从系统的需求分析出发,进行数据建模、功能设计、代码设计等操作,建立一个合适的管理信息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