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佛山祖庙——东华里街区形态发展与动力因素研究
【6h】

佛山祖庙——东华里街区形态发展与动力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理论基础和框架

1.2.1形态区域(Morphological Region)

1.2.2规划单元(Plan Unit)

1.2.3形态框架(Morphological Frame)

1.3研究对象、意义和目的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意义

1.4相关研究状况

1.4.1关于佛山和祖庙—东华里街区的研究

1.4.2康泽恩学派城市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1.5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方法

第二章明清时期的祖庙—东华里街区

2.1发展概述:从乡村到市镇

2.2明代市镇雏形的形成

2.2.1明代的社会经济状况

2.2.2明代佛山的空间结构

2.3清代超级市镇形成

2.3.1清代的社会经济状况

2.3.2清代佛山空间结构的变化

2.4形态框架的形成

2.4.1形态框架的特点

2.4.2形态框架形成因素

2.5规划单元原型

2.5.1规划单元原型一

2.5.2规划单元原型二

2.6建筑类型

2.6.1住宅建筑类型

2.6.2其他建筑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民国时期的祖庙—东华里街区

3.1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3.1.1经济概述

3.1.2政治概述

3.2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3.2.1南海县政府关于建设事项的指引

3.2.2马路的开辟与铺屋的重建

3.2.3骑楼制度与骑楼建筑的出现

3.2.4华侨与中西合璧建筑的出现

3.3形态框架的变化

3.4规划单元

3.4.1新规划单元的出现

3.4.2原规划单元的变化

3.5建筑类型

3.5.1新建筑类型的出现

3.5.2原建筑类型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祖庙—东华里街区

4.1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4.1.1政治概述

4.1.2经济概述

4.2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

4.2.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市建设

4.2.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城市建设

4.2.3“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城市建设

4.2.4“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城市建设

4.3形态框架的变化

4.4规划单元

4.4.1新规划单元的出现

4.4.2原规划单元的变化

4.4建筑类型

4.4.1新建筑类型的出现

4.4.2原建筑类型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改革开放至今的祖庙—东华里街区

5.1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5.1.1政治概述

5.1.2经济概述

5.2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设特征

5.2.1两次总体规划的制订

5.2.2 1984年投资与建设体制的变化

5.2.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单位自建房的兴建

5.2.4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与房地产的迅速发展

5.3形态框架的变化

5.4规划单元

5.3.1新规划单元的出现

5.3.2原规划单元的变化

5.4建筑类型

5.4.1新建筑类型的出现

5.4.2原建筑类型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祖庙—东华里街区形态的整体分析

6.1形态框架对形态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6.2规划单元类型的划分

6.3建筑类型的历史延续性分析

6.4两种形态变化方式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结论

一.街区形态方面的总结

二.分析方法方面的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评定意见

展开▼

摘要

康泽恩学派(以M.R.G Conzen命名)的城市形态理论体系以及实践成果,是本论文展开对佛山祖庙一东华罩街区形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背景。 本文借鉴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理论有两点重要的思路:一是现有的城市形态是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动力因素作用下的物质体现的积累,历史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城市形态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内在的完整的序列关系;二是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方法,城市形态由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完整的体系,从分析不同层次的形态要素特征入手,最终可达到了解整体城市形态的目的。 祖庙—东华里街区形态的研究采取社会形态与物质形态结合的动态演进研究思路,以时间要素为发展纵轴,从物质形态发展与动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把抽象的作用因素与实体的物质环境、局部的街区环境与整体的城市建设联系在一起,以求使得街区形态的研究更趋于理性与客观。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形态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分析方法,一方面依据城市形态构成要素进行现场调研工作及对规划与建筑图纸进行类型学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丰富历史地图的信息量,提炼各个时期规划和建筑的特征,辨别街区形态在各个时期动力因素作用下的发展与变化。 论文主体的总体逻辑关系与追踪形态生成过程相切合:首先研究得出形态演变的基础:明清时期的祖庙—东华里街区形态;进而分析民国时期、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各个时期的街区形态发展与变化;最后在辨清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街区形态进行整体的形态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形态演变的现象或规律。 结论部分在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就研究对象本身的形态演化总结,得出城市形态的变化明确的反映了城市化过程的观点;二是就康泽恩学派的城市形态理论与方法在佛山这样的传统城市的形态分析方面的可适用程度以及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实践意义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