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视频有线广播(DVB-C)的研究与实现
【6h】

数字视频有线广播(DVB-C)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数字电视的产业背景

1.2国外数字电视发展进程

1.3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进程

1.4数字电视发展前景展望

1.5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DVB-C系统的信源压缩编码

2.1 MPEG简介

2.2 MPEG-2视频部分

2.3 MPEG-2音频部分

2.4 MPEG-2系统部分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DVB-C系统的信道编码与调制

3.1数字电视有线广播系统的组成

3.2 MPEG-2传输层

3.3帧结构

3.4频谱成形和能量扩散

3.5 RS编码

3.6卷积交织

3.7字节到符号的映射

3.8差分编码

3.9基带成形

3.10 QAM调制

3.11数字信号电平和数字频道的载频

3.12本章小结

第四章数字视频有线广播实现技术方案

4.1数字视频有线广播(DVB-C)系统实现的功能要求

4.2广州有线数字电视播出前端实现的技术方案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播出系统的指标测量

5.1模拟视音频指标测量

5.2码流与图像质量分析

5.3调制系统指标测量

5.4数字视频有线广播(DVB-C)系统信号测试结果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播出安全与监控

6.1监控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6.2监控系统的实施

6.3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数字广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线电视广播正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有线数字视频广播的标准主要有三种:DVB-C标准、ATSC标准和ISDB标准,其中DVB-C标准由于技术成熟而被大多数欧洲国家所采用,我国也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有线数字视频广播标准。现在我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大多数城市电视台的有线传输网络都采用了DVB-C标准来广播数字电视节目。因此对有线数字视频广播技术DVB-C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着重研究了有线数字视频广播技术DVB-C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了信源编码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包括了视音频编码和复用,采用MPEG-2标准。视音频编码综合运用了DCT变换编码、游程长度编码、霍夫曼编码和运动补偿等多种关键技术,以及音频编码运用了MUSICAM编码,大大减少了图像与伴音的冗余信息,能够实现数字视音频图像的大幅度压缩;码流系统采用了传输流格式标准。信道编码技术主要包括了传输复用适配和能量扩散、RS编码、卷积交织和QAM调制等。 作者参与了广州市有线数字电视播出平台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维护工作,本课题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从MPEG-2/DVB-C系统实现方案的设计、设备技术要求和选型、到系统实现后技术指标的测量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获得了系统测试后的宝贵数据,对DVB-C系统的实现的解决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事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相关人员可以从本文获得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