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外部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6h】

企业外部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相关的概念界定

1.2.2知识获取与技术创新综述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知识流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2.1外部知识的来源

2.2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对创新的影响

2.2.1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方式

2.2.2直接外部知识获取对创新的影响

2.2.3外部组织合作对创新的影响

2.2.4人才流动对创新的影响

2.3内部知识的流动环境对创新的影响

2.3.1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对创新的影响

2.3.2企业内部知识交流机制对创新的影响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的建立以及样本的选择

3.1概念模型的建立

3.2假设的提出

3.3研究企业样本与研究变量的选择判定

3.3.1样本企业的选择

3.3.2样本企业总体概况

3.3.2研究变量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3.4变量分析结构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相关性分析

4.1.1直接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分析

4.1.2与外部组织合作路径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分析

4.1.3人才流动路径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分析

4.1.4内部知识的流动环境与创新绩效的相关分析

4.2回归分析

4.2.1变量的因子分析与公因子提取

4.2.2新指标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3知识获取路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回归分析

4.3 BP神经网络分析

4.3.1 BP模型构建与模型的训练

4.3.2BP模型网络模拟结果

4.4分析结果讨论

4.4.1外部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4.4.2企业内部交流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4.4.3外部知识直接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4.4.4与外部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4.4.5人才流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4.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问题,必须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仅仅依赖自身拥有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外部知识获取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但是,以企业现实数据为基础,对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关系进行研究的很少,在对知识获取对创新影响方式的深入分析存在不足。因而,这也就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在理论分析与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的理论与实证进行总结。得出了企业外部知识获取的3条主要路径--即直接外部知识获取路径、外部组织合作路径与人才流动路径;与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的渠道--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关假设与概念模型。最后,以88个制造业企业的现实数据为样本,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和BP神经网络模型,深入地分析了外部知识获取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 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内部交流环境对知识获取的影响力有较大的支持作用,但对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却是相当显著的。从分析结果看,对技术创新绩效而言,人才交流,即引进人才或提高企业现有人员说具备的知识,是最有效的手段;而通过与外部合作获取知识次之;直接的外部知识获取又次之。另外,不同知识获取路径对创新的影响方式也不同:人才交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几乎是线性的,可以说有一分投入,就会有一分结果。而外部合作,尤其对知识、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而言,效果比较显著,当企业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显著性就不是特别明显。外部知识直接获取则存在着某个“阈值”,投入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效的影响创新绩效。企业在直接知识获取的努力必须做多做深,不能浅尝即止。 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证的基础上,深入揭示了外部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作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实践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