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景观色彩研究
【6h】

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景观色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

1.3研究意义和目的

1.4概念界定

1.5论文框架

1.6国内外相关色彩研究

1.6.1国外的色彩研究

1.6.2国内的色彩研究

1.7本章小结

第二章景观色彩的特性

2.1景观色彩的内容

2.1.1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

2.1.2恒定色彩与非恒定色彩

2.2景观色彩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2.2.1色彩的基本特征

2.2.2景观色彩的心理与生理作用

2.3景观色彩的设计原则

2.3.1对比原则

2.3.2调和原则

2.4景观色彩的地方性

2.4.1地域性

2.4.2文脉性

2.5景观色彩的重要介质--建筑

2.5.1建筑材料的色彩特征

2.5.2光照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2.6色彩体系

2.6.1孟塞尔色彩体系

2.6.2奥斯特瓦德标色体系(Ostwald)

2.6.3日本色彩研究所色彩体系(P.C.C.S.)

2.6.4中国的色彩体系

2.7本章小结

第三章广州市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及其景观色彩的规划与控制

3.1广州城市景观色彩特色认知

3.1.1自然地理条件

3.1.2地方历史和人文背景

3.2不同空间形态的景观色彩控制要点

3.2.1主要的空间构成形式

3.2.2不同空间形态的色彩控制要点

3.3各景观元素的色彩控制要点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景观色彩的调研与分析方法

4.1现状与调研

4.1.1调查内容

4.1.2调查方法

4.1.3调查工具

4.1.4调研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2色彩样品标注方式及数据分析

4.2.1色彩样品的标注方式

4.2.2建筑的基调色、辅助色和强调色

4.2.3对色彩样品的分析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实例分析--广州市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下九路段)外部空间景观色彩调研与分析

5.1景观色彩调研与分析

5.2下九路西段

5.2.1下九路西段外部空间分析

5.2.2下九路西段的建筑色彩分析

5.2.3总体评价

5.3下九路东段

5.3.1下九路东段的外部空间分析

5.3.2下九路东段的建筑色彩分析

5.3.3总体评价

5.4上下九广场

5.4.1上下九广场的外部空间分析

5.4.2上下九广场的景观色彩分析

5.4.3总体评价

5.5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景观色彩问卷调查及分析

5.6本章小结

5.6.1建筑基调色比较

5.6.2其他景观元素色彩的改进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以致于一个舒适、美观、宜人的人居生活环境,逐渐成为了人们除对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的品质要求之一,且呈提升的趋势。人们利用眼睛直接感受这个物质世界,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各种物质形态,而这些物质形态都是依赖于色彩而呈现的。色彩是视觉中最活跃的、对人的心理影响最深刻的要素。而且,还可以通过色彩来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增加其魅力。 早在19世纪上叶,意大利就已尝试了城市色彩方面的规划与设计。法国、日本、英国等亦进行了城市色彩的改造与规划。在我国,色彩这一全新的规划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国内外城市景观色彩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尚处在景观色彩建设启蒙阶段、且缺乏系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地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步行街通常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美丽的风景线。在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中,景观色彩是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主要手法之一。在诸多有关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注重在商业街的空间形态、空间类型、空间尺度、步行系统、人的行为及心理、商业设施等方面,而注重在景观色彩方面的甚少。在本课题中,笔者尝试运用色彩学相关知识,以色彩作为切入点,研究广州市这一岭南大城市中,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色彩。并以广州市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为例,特别针对其外部空间的景观色彩进行了调研、分析和总结。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界定了研究范围、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第二章,分析了景观色彩的特性,从理论角度给下文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章,对广州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其景观色彩的规划方法与控制要点。第四章,确定了对商业步行街景观色彩的调研与分析的方法。第五章,结合上文的理论基础,针对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中街道与广场两种不同空间形态下的景观色彩,进行调研分析与实践总结,并给出整改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自己所完成的工作,及仍需要完善的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