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五脏相互关系探析
【6h】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五脏相互关系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关于五脏相关理论

二、慢性阴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展现状

三、COPD急性加重期五脏相互关系的论述

四、COPD急性加重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

第二部分 调查表的设计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布研究

2.COPD急性加重期证候资料分布研究

3.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资料中脏腑相关性探索性分布研究

4.COPD急性加重期证型之间相互关系探讨

5.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资料脏腑相互传变关系分布研究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

1.人口统计学及疾病一般资料特点的探讨

2.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资料的五脏相互关系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五脏相关理论”源自“五行学说”,最早由邓铁涛教授提出,它继承了中医“五行学说”的精华,提取出“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核——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又赋予它现代系统论的内容。但是,五行学说既有其科学的辨证的一面,又存在名实不符,内容与形式不统一和具体内容机械刻板的局限性。因此,提取“五行学说”中的科学内核,赋予它现代系统论的内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五脏相关理论”,是必要的。而且,查询目前国内医学文献,发现虽然五脏相关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理论被中医学的同仁所完全接受,但许多专家和学者均认为疾病涉及多个脏腑,并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临床。但五脏相关作为一种理论,仍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论文层次较浅、内容零散未够深入,未能分析其本质的物质基础。由于五脏相关理论在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以具体的疾病为载体进行五脏相关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清晰地揭示其科学内涵,有助其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显著,COPD以其患病人数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社会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困扰诸多医家和患者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于本病西医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肺胀”、“喘证”“痰饮”“咳嗽”等范畴,治疗上有独到的优势。故以COPD这个重大、疑难病为载体进行研究,既有助于对疾病本身的深入认识,也有助于探讨五脏相互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制定COPD急性加重期流行病学信息调查表,并进行临床调研,探讨较完善的COPD急性加重期五脏相互关系,以期指导临床。 研究方法: 以文献调研为基础,咨询专家的意见,建立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调查表。展开临床调研。数据分析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上进行。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资料中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疾病一般资料、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分布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四诊资料、辨证分型分析采用样品聚类分析,脏腑相关性分析采用变量聚类分析。 研究结果: 1.临床研究一般资料结果显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低学历(小学)、体力劳动者(工人),体虚易感、阳脏人、住院治疗患者病程多在10~29年,并发症中以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肺炎常见,吸烟、严重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接触为其常见发病危险因素,感冒及天气变化、异味刺激等是本病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 2.由临床证候资料聚类显示分别为:肺脾肾虚、痰浊阻肺,肺脾气虚、肾阴亏虚、痰热瘀肺,肺阴亏虚、心脾气虚、痰热瘀肺,肺脾肾虚、痰热瘀肺为常见群集。 3.对COPD急性加重期虚症证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为:肺脾气虚、脾肾气虚、肺脾肾虚,并部分涉及心气虚和肺阴虚。 4.脏腑相关性对聚类结果为:第一组群集:肺、脾,第二组群集:肺、脾、肾,第三组群集:心、肝。 5.对COPD急性加重期传变方式的分析结果为:肺虚及脾,肺虚及肾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5.4%,59.1%;肺病及心(30.2%)、肾虚及肺(19.5%)也占较高分比例;其余传变方式所占的比例较小。 研究结论: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肺脾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肺肾,肺脾肾之间常常相互影响;肺心之间的相关程度在肺脾、肺肾之后,但心肝之间关系较为密切。在传变方面,传变的主要方式为:肺病及脾,肺病及肾,肺、脾、肾三脏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变也是主要传变方式;心肺之间也相互传变、影响。其它如肺肝之间、肝脾之间的传变在COPD急性加重期是较为少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