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
【6h】

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肥胖病研究的历史概况

二、针灸治疗肥胖的临床应用现状

(一)体针治疗

(二)耳针治疗

(三)灸治法

(四)综合疗法

三、肥胖病的现代研究概况

(一)肥胖病的危害

(二)我国成年人单纯性肥胖病的特点

(三)我国患肥胖病及超重的总人数

(四)肥胖病的药物疗法

四、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案

二、治疗方案

三、疗效评价

四、观察指标

五、统计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一、三组治疗前各项指标的比较

二、三组治疗结果

三、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一、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机制研究

(一)针灸对中枢神经作用的机制

(二)针灸对植物神经作用的机制

(三)针灸调节内分泌的机制

(四)针灸调节物质代谢机理

二、治疗方法探讨

(一)取穴探讨

(二)电针、温针灸、耳穴治疗机理探讨

三、本研究结果分析

(一)体重指数(BMI)

(二)腰臀比值(WHR)

(三)总有效率比较

(四)年龄和疗效比较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肥胖病发病率逐年攀升。针灸减肥的适应证,一般是单纯性肥胖症。中医学认为,肥胖症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以气虚为主,病位主要在脾;标实以痰浊为主。针灸减肥有两大优势: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和针灸通过经络——腧穴的全身整合作用。
  目的:通过电针加耳穴组、温针灸加耳穴组、单纯耳穴组等三种方法治疗符合中医辨证属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患者,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患者前后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等的变化,探讨不同针灸方法减肥的临床疗效差别,总结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人最佳的辨证论治方案。
  方法:本研究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1年提出的“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病患者,体重指数BMI>24.0以上,并且为中医辨证符合脾虚湿阻型的患者,分为电针加耳穴组、温针灸加耳穴组、单纯耳穴贴压组。体针选穴采用靳三针疗法中的肥三针(带脉(双)、中脘、足三里(双))和腹部脐周8穴(天枢(双)、滑肉门(双)、外陵(双)、下脘、石门)、关元、气海为主;耳穴采用三焦、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脾、胃等。体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一周。女性月经期停止治疗。耳穴一周更换2次,即3-4天更换1次,治疗时间同体针时间一致。各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生活指导。疗效评定标准采用1998年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肥胖病研究会第四次修订的标准。治疗结束后,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将所得结果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结果:三组经3个疗程治疗后均取得不同的疗效,但总的来说,在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值降低两方面:三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疗效来看:温针灸加耳穴组优于电针加耳穴组;电针加耳穴组优于单纯耳穴组。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温针灸在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且疗效较持久,在降低体重指数和改善腰臀比值方面所获得的收益优于电针治疗。耳压在针灸减肥中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若单纯只用耳压,所获得的疗效较有限,且要经过较长的治疗时间才能获得这种疗效,后续效应暂时未能观察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