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增食颗粒对厌食大鼠及患儿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
【6h】

健脾增食颗粒对厌食大鼠及患儿增食欲素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及理论探讨

第一节 小儿厌食症的古代源流

第二节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研究及现代研究

1. 综合古代及近年来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分为:

2. 辨证论治

3. 外治法:

4. 现代医学相关研究:

5. 实验研究:

第三节 立法组方依据

第二部分 实验及临床研究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

一 实验研究

二 临床研究:

第三节 结 果

一 实验研究

二 临床研究

第三部分 讨 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论述了小儿厌食症的古代源流、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研究、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等,对小儿厌食症的立法组方依据进行了详尽的理论探讨。并提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重在运脾为主,治疗原则重在调和脾胃,扶助运化。根据本原则,拟定以广东中草药为主药的健脾增食颗粒(其主要药物组成为:独脚金、太子参、布渣叶、葫芦茶、陈皮、山楂、枳实、鸡内金、砂仁)治疗小儿厌食症,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通过运用“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研究,采用最新技术指标,观察其对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对增食欲素(orexin)、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探讨健脾增食颗粒的疗效作用机制,期望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关键疗效评价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实验研究:选择离乳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6只。造模完成后,治疗组予健脾增食颗粒,对照组予健胃消食片,空白组正常喂饲,一共4周。研究健脾增食颗粒对厌食大鼠orexin、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影响,对其食量、体重的影响。
  临床研究: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患儿共60例,以随机平行对照方法,以1:1比例将厌食症儿童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增食颗粒;对照组予健胃消食片;两组治疗期间均不控制饮食热量,4周为1疗程。研究健脾增食颗粒对患儿orexin、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影响,对其食欲、食量、面色、嗳气腹胀、自汗盗汗、性情、恶心呕吐和大便不调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对其身高、体重、胸围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影响,探讨健脾增食颗粒的疗效作用机制。
  结果:
  通过实验研究,经治疗后,治疗组厌食症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大于对照组及空白组,说明健脾增食颗粒在增加大鼠体重方面有显著效果。
  通过临床研究,健脾增食颗粒组与健胃消食片组疗效比较:健脾增食颗粒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3%,中医证候疗效为83.3%;而健胃消食片组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6.7%,两组疗效比较,健脾增食颗粒组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健胃消食片组。通过分别对两组食欲、食量、身高、体重和症状体征等方面进行比较,治疗结果表明,健脾增食颗粒对食欲、食量、体重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健胃消食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观察两组厌食症患儿治疗前后增食欲素、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变化,结果表明健脾增食颗粒对于增食欲素、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
  本文通过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实验及临床观察研究发现:
  1、健脾增食颗粒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治疗疗效确切,对于厌食症患儿及大鼠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充分证实了运脾法的有效性。
  2、增食欲素为下丘脑神经肽,对提高食欲,增加进食量有中枢调节作用,健脾增食颗粒能提高增食欲素水平,提高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从而提高进食量,可能是该组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主要机制。
  3,本研究的结果为初步提示小儿厌食症发生发展的机制和临床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4、健脾增食颗粒具有明显岭南特色,味淡较易为儿童所接受,在治疗厌食症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