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黄素对缺血性中风炎症反应大鼠动物模型的影响
【6h】

大黄素对缺血性中风炎症反应大鼠动物模型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大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1 大黄素的抗炎作用

2 大黄素的广谱抗肿瘤细胞及其他细胞增殖作用

3 大黄素的肝保护及抗纤维化作用

4 大黄素及其衍生物对脑损伤的拮抗作用

5 大黄素对平滑肌的调节作用

6 大黄素及其衍生物的其他作用

第二节 缺血性中风炎症反应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 脑缺血损伤发生机制

2 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现代中医治疗

第三节 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概况

1 中药有效成分(包括有效部位及提取物)

2 复方制剂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炎症反应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大黄素对其影响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大黄素拮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论文根据缺血性脑中风的特点,采用缺血性脑中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评价指标包括整体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等综合分析,评价大黄素对该动物模型的影响;为相关药物研制提供质量控制的依据;同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以大黄素为主要功效成分的中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发挥其疗效优势,并为同类中药化合物或有效部位的研制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建立缺血性中风炎症反应大鼠模型及研究大黄素对其影响实验中,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制备成功后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大黄素治疗组(25 mg/kg,根据预实验确定剂量),每组18只;各组均观察缺血后再灌注(I/R)术后1小时、22小时及70小时三个时间点的相应变化,每亚组6只。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于造模前3d腹腔注射用药,每日1次,造模前2h加用药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同法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评分(NDS)、脑梗死区含水量测定、缺血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脑梗死体积与MPO活性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大黄素拮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实验中,主要研究的是I/R后22小时亚组的情况,即采用HE染色法检查大脑皮层细胞形态,RT-PCR检测缺血区脑组织NF-кB mRNA和ICAM-lmRNA表达水平。
  研究结果:
  缺血性中风炎症反应大鼠模型建立后,I/R术后存活大鼠在各时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大黄素治疗组在I/R术后各时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现出一定的改善效果,其中以I/R术后22小时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率较为明显,但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均无神经功能缺失。大黄素治疗组可显著降低I/R后22小时和I/R后70小时的脑梗死体积(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而且在假手术组各时点均未见有梗死灶。相较于假手术组,对照组与大黄素治疗组在I/R后1小时脑MPO水平就开始增加,提示其活性提高,而在I/R后22小时,模型对照组与大黄素治疗组的MPO水平均达峰值并且在I/R后70小时有所回落。大黄素治疗组均明显降低在I/R后22小时和I/R后70小时的MPO水平(P<0.05)。脑梗死体积与MPO活性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指标在该模型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照组中测定的脑梗死体积与MPO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980,P<0.05)。
  HE染色法检查大脑皮层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I/R后22小时亚组大鼠皮层组织结构略显疏松,细胞形态异常,形状不规则,大黄素治疗组大鼠皮层细胞排列略紊乱,仍可见有胞质凝集和胞核固缩浓染现象,但程度明显比模型对照组要轻。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中,缺血区脑组织ICAM-1 mRNA Ratio值同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表明脑缺血再灌可使缺血区的ICAM-1表达增强。大黄素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则明显减少缺血区脑组织皮层ICAM-1基因表达。该结果表明大黄素可显著抑制ICAM-1在缺血区的表达增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中,NF-кB mRNA Ratio值同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表明脑缺血再灌可使缺血区的NF-кB mRNA表达上调。大黄素治疗组其Ratio值与模型组比较,则明显抑制了NF-кB的表达水平(P<0.05)。该结果也表明大黄素可显著下调NF-кB mRNA在缺血区的表达水平。
  结论:
  本论文采用与人脑血循环及再灌注损伤很接近的MCAO模型,在脑缺血2小时后再灌注。动物死亡率较低,梗塞灶及神经功能较稳定,从而成功建立和复制了脑缺血炎症反应大鼠动物模型。整体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充分反映药物的作用效果。
  大黄素对该模型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时点大黄素均能一定程度上改善I/R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其中以I/R后22小时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率较为明显,但未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同时大黄素治疗组还能显著缩小I/R后脑梗死体积及显著降低脑水肿的反应,尤其在I/R后22小时,大黄素减轻脑梗死体积的效果更显著;该实验结果从整体指标水平上显示了大黄素对I/R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我们发现在I/R后22小时和70小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黄素治疗组可显著改善脑含水量及脑梗死体积的指标以及MPO炎症反应指标,这可能与大黄素的作用机制有关,提示大黄素可在给药后通过某信号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起保护或干预治疗的药理作用。
  我们在初步探讨大黄素的作用机制过程中,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素可改善受损大鼠大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形态,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也对受损大鼠脑缺血区域组织的NF-кB mRNA表达水平呈下调效应,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断其作用机制有可能与该通路有关,即通过下调NF-кB表达水平,抑制脑梗死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区脑组织募集浸润,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保护缺血脑组织,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加以明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