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晶胶原基质骨修复材料在脊柱融合术中的远期疗效观察
【6h】

纳米晶胶原基质骨修复材料在脊柱融合术中的远期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纳米胶原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2.纳米胶原基质骨材料的实验研究

3.纳米胶原基质骨材料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 病例资料

1.1病例来源:

1.2本试验骨移植物适应症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受试者中止、退出试验条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材料

2.2主要设备及工具

2.3 方法

2.3.1 随机化分组

2.3.2 治疗方案

2.3.3 观察指标

2.3.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观察结果

3.1一般资料

3.2两治疗组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观察

3.3影像学检查结果

3.3.1 术后X线片检查结果

3.3.2 术后CT检查检查结果

第四章 典型病例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移植替代材料在脊柱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展开▼

摘要

一、目的:
  脊柱融合术在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正常序列以及缓解疼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体骨移植是促进骨融合的最佳材料,但其资源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法:骨移植替代材料。本课题使用的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制的纳米晶胶原基质骨修复材料(nHAC),该材料已进行的动物实验及初步临床试验,证实有促进骨融合的作用,可以推广应用。本研究的目的:观察应用该材料在脊柱融合术中的远期临床效应。
  二、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符合入组标准需要行脊柱融合手术的患者4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8.45士10.04岁,根据患者住院号最后一位的奇偶数,随机分成nHAC和自体骨混合组、自体骨组(各23例)。试验组采用nHAC和自体骨按1:1比例混合植入椎板间,对照组采用自体骨移植。于术后2周,15月分别行三维CT扫描,术后3月,6月,15月分别行X线片检查,统计融合率并计算CT扫描同一平面融合前后的植骨的面积,进一步估计骨融合情况。
  三、结果:
  1.统计分析所有随访病例的X线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融合率分别为27.27%、55.56%,采用方差分析四格表法统计结果:P>0.05,两组融合率无明显差异性(考虑可能是因为样本量不足导致的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的融合率分别为78.95%、82.35%,采用相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P>0.05,两组融合率无明显差异性。
  2.CT扫描结果显示:两组植骨虽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情况,但总体骨融合良好。测量并计算同一平面CT扫描的植骨融合前后的面积差值(植骨被吸收的程度),两组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性。
  四、结论:
  纳米晶胶原基质骨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骨替代材料应用于脊柱外科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愈合的作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