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脉口服液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功能的影响
【6h】

通脉口服液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内瘘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背景:
  尽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的通路技术日渐成熟,但对血管通路的有效保护却不尽人意。特别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透析人群的构成有了很大变化,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比例明显增加,从而使得血管通路的维护面临更大挑战。随着血液透析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如何有效维护血管通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中医药在此领域的应用价值。
  目的:
  本课题通过观察通脉口服液对实验性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动物和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内瘘术后内瘘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血管通路功能维护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文献回顾:检索1989-2011年期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数据库中收录关于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文献,分析国内外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研究进展。
  动物实验:30只SPF级新西兰家兔被随机分为通脉组、西药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均于左下肢建立AVF模型;术后当天通脉组和西药组分别灌胃给予通脉口服液原液(5ml/kg·qd)和0.77mg/ml的阿司匹林肠溶液(5ml/kg·qd),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kg·qd),连用14d。于术后第15天重新打开剖开术口,观察和记录血栓形成、组织粘连等情况;用Transonic血流仪测定内瘘口和同等位置的健侧股动、静脉血流量;同时监测各组动物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3、7和15天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
  临床研究:
  纳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肾内科自2011年10月-2012年2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通脉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常规处理不包括抗血栓西药,以及活血化瘀的中药的使用;通脉组在上述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通脉口服液20ml,每日3次,疗程14d。测量两组术后和术后1月的内瘘血流量。
  结果:
  文献回顾:从1989到2011年,经过检索,关于血液透析应用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关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干预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实验方面的研究较少。
  动物实验:术后第15天,通脉组的组织粘连情况最少,血检的发生情况也最少;三组健侧股动脉、股静脉血流量无明显差异;西药组与模型对照组AVF内瘘的血流量均小于健侧动脉的血流量,而通脉组内瘘的血流量与健侧动脉的血流量相比,无明显差异。与模型对照组、西药组相比,通脉组内瘘的血流量明显增加。
  在对ET-1的影响方面,通脉口服液在术后第1、7天影响最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NO的影响方面,通脉口服液则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7天影响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研究:AVF术后当天,两组患者内瘘口的血流量无明显差异。术后1月,与对照组相比,通脉组内瘘口的血流量明显增加。
  结论:
  AVF术后早期应用通脉口服液可以提高实验性AVF模型家兔和AVF患者的内瘘的血流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