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筛选研究
【6h】

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筛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对平衡针灸的认识

一、平衡针灸概述

二、中医对平衡针灸的认识

三、西医对平衡针灸的认识

四、平衡针灸特点

五、平衡针应用现状

六、现状小结

第二节 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一、高血压病的概述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西医发病机制

第三节 高血压病治疗现状

一、中医药治疗

二、西医治疗

三、小结

第二章 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病人来源

二、诊疗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中途退出规定

六、剔除规定

七、样本含量估算

八、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第三节 实施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不良反应

五、疗效评定标准

六、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分析

第二节 治疗结果

一、治疗后各时间段疗效分析

二、治疗后各时间段疗效与中医症状相关性分析

三、治疗后30分钟疗效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四、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 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客观评价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短期降压疗效,探讨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选用平衡针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医生把握平衡针治疗高血压的病的适应证,提高平衡针降压疗效,丰富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方法:通过前瞻性,治疗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急诊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相关研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中医临床症状及舌脉、治疗前与治疗后即时,治疗后15、30、60、120分钟血压变化情况。将收集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分析,将不同疗效组中医症状进行频数相关分析及卡方检验,探讨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结果:在86例入组病人中,平衡针治疗后即时、治疗后15分钟、治疗后30分钟、治疗后60分钟、治疗后120分钟有效率分别为:31.40%、40.70%、47.67%、61.63%、65.12%;比较不同降压疗效组间面色、头部、周身、脘腹、耳目、脉搏6类中医症状的相关性,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后30分钟,比较不同降压疗效组间头部、周身、脘腹、耳目、脉搏5类中医症状的相关性,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比较治疗后30分钟,头部、周身、脘腹、耳目、脉博5类中医症状在不同降压疗效组间频数分布情况,对与降压疗效相关中医症状进行筛选,头晕、头胀、耳鸣、脘腹胀痛、脘腹胀闷、肢体困重、沉脉、弦脉、濡脉在有效组出现频率高,而头晕、头痛、眩晕、头痛晕沉、目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沉脉、细脉、濡脉在无效组出现频率高;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辨证分型,结论如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不适合用平衡针降压,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适用平衡针。
  结论:平衡针灸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对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高血压降压的短期疗效较好,在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可与西医治疗相互作用,且具有互补性。平衡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