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6h】

电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述

二、病因[6]

三、病机[6]

四、经络辨证在针灸治疗腰痛中的运用

五、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述

二、发病机理

三、西医治疗方法

第三节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

一、针法治疗

二、灸法治疗

三、刺络拔罐疗法

四、穴位注射法

五、针刀疗法

六、腹针疗法

七、火针疗法

八、浮针疗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临床资料

二、治疗结果

第三节 讨 论

一、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是否优于单用电针法,及单用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以便在临床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PEMS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并制成RP随机分配卡,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电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组(A组)、单独应用电针组(B组)及单独应用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组(C组),每组32例。三组在基础治疗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组治疗主穴: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昆仑、阿是穴为主穴,寒湿型配腰阳关、丰隆,瘀血型配膈俞、次髎,肾虚型配命门、志室。B组取穴与A组相同。C组主穴:同A组。各治疗均由针灸专业医师负责实施操作,在试验开始之前对操作人员统一操作规范。每天1次,遇星期六、日休息2天,1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根据疗效评定标准,结合症状、体征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保存和分析,临床治疗操作者不参与此项工作)。计算三组治疗后受试者的JOA改善率,并进行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疗程由非研究者按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健康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分并绘制成表格。将收集的有关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同时设置录入质控的程序,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准确录入的数据,用SPSS软件(版本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及组内分别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 Ridi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A、B、C三组治疗后JOA改善率分别为93.75%、71.88%、68.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改善率显著优于B、C两组,而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A、B、C三组治疗前VAS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均可显著缓解疼痛,其中A组显著优于B、C两组,而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A、B、C三组治疗前SF-36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A组显著优于B、C组,而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痛及腰腿功能障碍为主,采用电针配合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可更为有效地缓解腰腿痛、改善腰腿部功能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电针法或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