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炎喘嗽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观察
【6h】

肺炎喘嗽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文献研究

1 中医药的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研究

3 述评

第二章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本区域肺炎喘嗽患儿以热证为多

2 本组研究肺炎喘嗽的发病以幼儿为多

3 本研究肺炎喘嗽除肺系证候外,常伴脾系证候

4 内外合治是本研究肺炎喘嗽治疗的重要手段

5 治疗效果

6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为本区域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的主要致病原

7 本研究中联合使用抗生素未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可能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

8 经济学分析

9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本区域肺炎喘嗽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中医证候分布、临床特点、病原体感染情况、中西医治疗手段等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观察,了解本区域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评价,为对中医药治疗肺炎喘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研究思路。
  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通过对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的前瞻性观察,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主要症状、治疗用药、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型分布、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l3.0及Excel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结果:⑴回顾性分析中男女之比为1.50:1,1-3岁年龄段占85%;前瞻性研究中男女比例为1.76:1,1-3岁年龄段占80%。前瞻性观察中42.5%的病例有既往史,其中1-3岁年龄段占既往史病例的79.4%,常见反复支气管炎(占23.8%)、反复肺炎(占16.3%)、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7.5%)、湿疹(占7.5%)、过敏性鼻炎(占6.25%)。⑵回顾性分析中证型由风热闭肺(49%)、痰热闭肺(49%)及风寒闭肺(2%)构成;前瞻性观察分为风热闭肺(30%)、痰热闭肺(51%)、寒热错杂(15%)和风寒闭肺证(4%)。经T检验、秩和检验,各证型入院前的发热时间、咳嗽时间,疾病分级量化积分、证候积分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⑶回顾性分析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率为37.5%,前瞻性观察为51.3%。女性MP-Ab阳性率为53%,男性为35.8%,卡方检验(P=0.015<0.05)有显著差异。前瞻性观察中,1-3岁年龄段MP-Ab阳性率为44.3%,4-6岁为78.6%,卡方检验(P=0.021<0.05)有显著差异。经卡方检验、T检验,不同的证型,发热、咳嗽时间及白细胞、超敏CRP升高与否的MP-Ab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80例患儿血液分析中白细胞增高,超敏CRP亦增高的共有23例(28.75%);而白细胞总数正常,超敏CRP增高的有20例(25%);其余超敏CRP正常,共37例(46.25%)。⑷最常见咳嗽(100%)、气促(88.8%)、发热(86.3%)、流涕(71.3%)、鼻塞(42%)、有痰难咯(51.2%)、食少(65%)及二便改变(46.3%)、多汗(38.8%),体征以咽红(97.5%)、肺部啰音(97.5%)为主,急性期舌象以舌红、苔白厚为主。住院治疗期泄泻发生率为28.8%。经常规治疗后,发热消退时间平均为26.39±25.331小时,气促消失时间平均为2.29±1.433天,咳嗽消失的时间平均为4.61±1.804天,啰音消失的时间平均为5.72±1.623天,最难消失的是咯痰。痰热闭肺证明显较风寒闭肺证啰音消失时间长;治疗前疾病分级量化积分越高,啰音消失时间越长,但相关性不高(P=0.000<0.01,R2=16.7%)。⑸回顾性分析中,中药汤剂的服用率为74%;前瞻性观察中,中药汤剂的服用率达98.75%,使用频次居前7位的中药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34.62%)、清热药(17.58%)、解表药(14.63%)、补虚药(10.91%)、理气药(6.57%)、利水渗湿药(5.31%)、消食药(4.10%)。口服一种或多种中成药病例达86.25%,其中小儿宣肺止咳颗粒使用率为40%,小儿喘咳液为37.5%,柴葛感冒退热颗粒为32.5%。回顾性及前瞻性观察中,中成药针剂最常用的均为痰热清(分别为69%、63.75%)、川芎嗪(分别为28%、37.5%);前瞻性观察中更重视中医外治法的运用,主要有敷胸散(34.64%)、穴位贴敷(28.10%)、中频疗肺(20.92%)及穴位注射(12.42%)。⑹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观察中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91%、93.75%,最常用的抗生素为阿奇霉素(分别为61%、62.5%),其次为头孢曲松(分别为16%、36.25%)。前瞻性观察中最常见的联合方式为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联合使用抗生素的52.4%),经秩和检验,不同抗生素使用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⑺回顾性研究中治愈62%,好转37%,无效1%,总体有效率99%;前瞻性观察中痊愈82.5%,显效10%,有效7.5%,总体有效率100%,治愈率较回顾性分析病例显著性提高(P=0.003<0.01)。前瞻性观察中,中医证候疗效判定中,痊愈占76.3%,显效占16.3%,有效占5.0%,无效,占2.5%,总体有效率97.5%。前瞻性观察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04±2.224天,不同证型,年龄段,症状、证候积分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⑻前瞻性观察病例平均住院费用为3437.00±1630.943元,经秩和检验,各证型与住院费用的P=0.026<0.05,其中痰热闭肺证的住院费用最高,平均为3911.35±2069.344元;有既往史患儿平均住院费用为3932.85±2117.675元,无既往史者平均3437±1630.943元,两者P=0.023<0.05,有显著性差异;联合使用头孢类+阿奇霉素类抗生素平均费用为3931.349±2383.783元,不用抗生素组平均为2285.374±344.051元,两者 P=0.002<0.008,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①小儿肺炎喘嗽发病率男性偏高,住院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②肺炎喘嗽以热证多见,证型以痰热闭肺、风热闭肺证为主,在前瞻性观察中有15%的病例辨为寒热错杂证。推论本区域肺炎喘嗽以风、热、湿、滞为主要病因,病机强调肺气郁闭。③肺炎喘嗽的证候除肺系证候外,往往伴随脾系证候。应当注意部分患儿肺脾不足的体质。④内外合治是本研究中肺炎喘嗽治疗的重要手段。中医内治法以宣肺开闭、理气化痰为主,配合化湿、行滞、活血。疾病后期注意固护脾胃、培土生金。⑤肺炎支原体可能为本区域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且女性、4-6岁年龄段者MP-Ab阳性率较高,而证型,发热、咳嗽时间,白细胞、超敏CRP的不同在MP-Ab的阳性率上无明显差异。⑥提示临床可能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回顾性及前瞻性观察病例中,抗生素使用率均达90%以上,阿奇霉素成为本研究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使用率最高的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的主要方式为头孢类+阿奇霉素,本研究结果提示这样的联用方式未明显提高临床疗效。⑦痰热闭肺证较风热闭肺、风寒闭肺证住院费用可能偏高;有既往史组比无既往史组住院费用明显增多;联合使用头孢类+阿奇霉素比不用抗生素组住院费用明显增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