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6h】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病名及发病特点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牵引疗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念的认识

二、病因病理

三、LDH的病理分型

第三节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一、概念的认识

二、牵引疗法的分类

三、腰椎牵引治疗LDH缓解腰痛的机理

四、腰椎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五、腰椎牵引治疗LDH的疗效

六、腰椎牵引治疗LDH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选择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的删除和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治疗方法

(三)疗效评价标准

(四)统计分析

(五)结果

三、讨论

(一)牵引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二)自体垂直悬吊牵引的优点

(三)自体垂直悬吊牵引的不足

四、结论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节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对兔退变椎间盘高度及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结语

一、文献研究结果

二、临床研究

三、动物实验

四、论文存在不足

五、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在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因纤维环裂隙、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后方的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痛和坐骨神经放射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腰椎牵引是治疗LDH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但传统的腰椎牵引因适应症的选择、牵引参数设置、牵引时不可抗拒的摩擦力及缓解腰痛机制未明等原因,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是腰椎牵引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观察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治疗LDH的短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预测变量,并采用自体垂直悬吊牵引观察其对退变兔椎间盘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可能的机制,验证其临床疗效。
  目的:
  依据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筛选对疗效反应良好的预测变量并揭示其可能的缓解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1.临床研究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0例,治疗前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标准的专科查体、影像学评估、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下腰痛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 score)评价腰椎功能情况后,行自体垂直悬吊牵引治疗,计算并记录每次牵引时间、每周牵引频次,以牵引4周后JOA改善大于等于50%为标准,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疗效相关的预测变量,并分别在牵引4周、牵引8周及牵引12周采用VAS和腰椎JOA评分评价其疗效。2.动物实验
  为验证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靠性,我们首先利用16G普通针刺损伤纤维环诱发椎间盘退变,观察手术前后兔椎间盘随时间变化的椎间隙高度变化及大体病理改变。在成功制作纤维环损伤诱导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应用自制自体垂直悬吊牵引装置对退变腰椎椎间盘的兔行持续牵引治疗,牵引参数为每天牵引一次,每次30分钟,持续牵引12周,通过牵引不同时间点腰椎侧位X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评估兔退变椎间盘退变程度的改善情况。
  成果:
  1.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疗效的预测因素为:年纪≦37岁,非体力工作和急性发病三个因素;
  2.腰椎退变程度较轻的患者相对于退变程度重的患者对牵引的疗效反应较好;
  3.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可缓解患者腰痛,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延长牵引时间和频次能提高临床疗效。
  4.纤维环穿刺法损伤兔腰椎间盘纤维环,可缓慢模拟人类损伤后椎间盘退变过程,可成功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而应用于椎间盘退变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5.自体垂直悬吊牵引可改善兔退变椎间盘的高度,通过直接化生软骨细胞、减少死亡细胞数目等方式延缓和抑制椎间盘退变。
  6.早期的牵引干预对维持椎间盘的健康和刺激组织修复是非常重要。
  结论:
  自体垂直悬吊牵引能延缓和抑制早期椎间盘退变,早期的牵引干预对椎间盘的康复有利,短期疗效满意,对年龄小于等于37岁,非体力工作及急性发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最为肯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