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良屈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6h】

改良屈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分类分度

第二节 发病机制

第三节 病因

一、椎间盘退变

二、解剖结构异常

三、激素影响

四、肌力不平衡

五、职业关系

第四节 影像学特点

一、X线

二、CT检查

三、MR

第五节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第六节 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入选病例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剔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随机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临床疗效对比

二、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四、安全性评估

第四节 讨论

一、腰椎生物力学研究

二、推拿手法机理

三、临床手法治疗DS的机理

四、肌力对腰椎稳定的影响

五、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六、手法体会

结语

第一节 临床研究结论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西医主要采取物理治疗和止痛药或手术治疗。止痛药有潜在的心血管事件隐患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长期使用将导致风险的增加,手术治疗创伤较大并有严格的适应症,并可能因不同的原因导致手术的失败。近年的临床证实,推拿手法具有“简、便、验、廉”优势,在保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的: 根据腰椎滑脱腰椎生物力学变化的特点及中医学“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的认识,对传统屈曲手法的改良,观察该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手法安全性。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改良屈曲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教材中的屈髋屈膝垫枕复位法。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以SPSS19.0软件分析,对改良屈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JOA、VAS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疗30例,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治愈显效率83.4%,总有效率100%,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30例,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26.7%,总有效率96.7%,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JOA得分为25.30±3.29,明显高于对照组21.63±2.91(P<0.01)。在自觉疼痛改善方面,治疗组1.67±1.06也优于对照组3.50±1.23(P<0.01)。改善指数作为评判手法优越性的指标,两组比较,治疗组0.44明显优于对照组0.35(P<0.01),因此改良屈曲手法相较传统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更好的疗效。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者经过全程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均能接受全程治疗。 结论: 传统屈髋屈膝垫枕法及改良屈曲手法都能改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症状。改良屈曲手法疗效优于传统屈髋屈膝垫枕法,其优势在于屈曲垫枕卧位放松肌肉,经过翻滚加大滑脱椎体复位的趋势,减轻椎管内神经受压的情况,反复主动的翻滚锻炼加强了腰背肌肌力,增强了对脊柱的稳定性。改良屈曲手法安全,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著录项

  • 作者

    陈思妤;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山;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改良; 屈曲; 手法治疗;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