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系统评价
【6h】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资料提取

1.5 疗效指标

1.6 评价方法

1.7 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研究描述及质量评价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脊柱后路融合术的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的评价

2.2.2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时间的比较

2.2.3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血量的比较

2.2.4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Vas评分的比较

2.2.5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ODI评分的比较

2.2.6 Dynesys组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就JOA评分的比较

2.2.7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就手术节段活动度的比较

2.2.8 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临近节段腰椎活动度的比较

2.3.1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组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组的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的评价

2.3.2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对比

2.3.3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末次ODI评分的对比

2.3.4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末次VAS评分的对比

第三章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翻修率的比较

3.2.2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的比较

3.2.3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活动度及相邻节段活动度的比较

3.2.4 Dynesys动态固定与腰椎后路融合术两种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的比较

3.2.5 Dynesys动态固定与髓核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比较

第四章 小结

第五章 文献综述

5.1 腰椎动态稳定系统

5.2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原理和构造

5.3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体外的生物力学研究

5.3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的体外的生物力学研究

5.4 Dynesys系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5.5 Dynesys系统应用现状

5.6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5.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系统评价意在对应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或髓核摘除术(Discectomy)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对比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 电脑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至2014年1月)、中国知网(CNKI:至2014年1月)、MEDLINE(截止2014年1月)、荷兰医学(Embase:至2014年1月),协作网专业试验数据库(Cochrane:至2014年1月)等数据库,搜索有关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其它方式(包括腰椎后路融合术及髓核摘除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对照文献研究。两名研究人员仔细阅读,严选出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回顾性研究,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2.进行分析,得出数据,讨论该结果出现的原因。 结果: 经过认真阅读及筛选,将4个随机对照试验和6个回顾试验研究纳入文献。Meta分析结果:1.Dynesys组与后路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0.11,0.94)];提示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ynesys治疗组。2.Dynesys组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融合术组[MD=-92.23,-95%CI(-107.96,-76.51)]。3.Dynesys组治疗腰椎退变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后路融合术组[MD=-22.71,-95%CI(-27,-12.42)]。4.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Dynesys组与腰椎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ynesys组固定节段活动度大于后路融合术组。6.Dynesys组与后路融合术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末次随访相邻节段的活动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提示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ynesys组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小于融合术组。7.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术中出血量的对比、VAS评分、ODI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本次meta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与PLIF相比,Dynesys的并发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都明显较低,但在临床疗效方面两者却无差异,临床效果基本一样。Dynesys内固定能使融合节段的一定活动度得以保留,并降低相邻节段活动度的代偿性增加;与单纯髓核摘除术相比,术中出血量的对比、VAS评分、ODI评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次分析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章数量较少,纳入样本量有限,结局指标不多,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基于此,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RCT试验需要被设计实施以增加证据的强度,本次系统评价的结论仅具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