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术前干预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6h】

针刺术前干预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研究概况

1.1.1 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率

1.1.2 血液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

1.1.3 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机制

1.1.4 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筛查方法

1.1.5 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检测指标

1.1.6 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方法

1.2 中医研究概况

1.2.1 血瘀证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1.2.2 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1.2.3 血瘀证的中医治疗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的来源

2.1.2 一般病例资料

2.1.3 疾病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标准

2.1.7 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分组及处理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血液学指标

2.4.2 术前1天DVT的发生率

2.4.3 不良事件监测

2.5 讨论

2.5.1 髋部创伤骨折与血液高凝状态

2.5.2 髋部创伤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术前干预与DVT的发生

2.5.3 针刺干预髋部创伤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

2.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语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针刺术前干预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疗效性、安全性,为临床应用针刺防治DVT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佛山市中医院骨10科住院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髋部骨折患者(包含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67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骨科常规处理,髋部外敷伤科黄水纱,适度抬高患肢及指导功能锻炼(肌肉等长收缩、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至术前1天。针刺组(34例)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针刺得气(局部出现酸麻胀痛)后接电针仪,采用连续波段,每天1次,1次治疗30分钟,选取双侧下肢环跳、血海、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六组穴位,治疗至术前1天。所有病人在伤后24小时内和术前1天分别采集静脉血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血栓弹力图检查。伤后24小时内和术前1天行患侧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结果: (1)血小板计数(PLC):针刺组术前1天血小板计数平均水平较伤后24小时降低,且处于正常范围内,自身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前1天血小板计数平均水平高于伤后24小时,自身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小时针刺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TT、PT和APTT:两组病人在伤后24小时内这三个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针刺组自身前后比较TT、PT和APT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显示除了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24小时内和术前1天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D-dimer、FBG、FDP:两组病人在伤后24小时内这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针刺组术前1天这三个指标平均水平明显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术前1天这三个指标仍高于正常水平,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小时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4) TEG检测:两组病人伤后24小时内MA值和G值均高于正常水平。针刺组自身前后比较各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MA值、G值、α角平均水平较伤后24小时减小,R、K值增大,而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雪24小时两组间比较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两组间比较,除了K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DVT发生率:术前1天,针刺组3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肌内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2.94%;对照组33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血栓,其中1例为股浅静脉血栓,1例为胭静脉血栓,1例为肌内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9.09%,两组间DVT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针刺可明显降低D-dimer、FBG、FDP,延长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K时间,缩小a角及降低MA和G值,提示针刺可改善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 (2)针刺对TT、APTT及PT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不会增加术中、术后的出血量;说明针刺安全有效,适合术前早期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