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
【6h】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及治疗膝痹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一、病名

二、流行病学

三、病因及病机

四、临床症状与病情评估

五、疗效判定

六、治疗

七、透皮给药的认识

八、现代医学对于热刺激的认识

八、小结

第二节 中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治疗

四、药膏剂型的演变

五、温热疗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应用

第二章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

三、结果

四、结论

第二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

三、结果

四、结论

第三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皮肤过敏性实验

三、结果

四、结论

第三章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研究

第一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的影响

一、目的

二、材料

三、方法

四、结果

五、结论

六.讨论

第二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一、目的

二、材料

三、方法

四、结果

五、结论

六、讨论

第三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一、目的

二、材料

三、方法

四、结果

五、结论

六、讨论

第四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血液中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一、目的

二、材料

三、方法

四、结果

五、结论

六、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六节 讨论

第四章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治疗膝痹的临床观察

第一节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治疗膝痹的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分组方法

六、观察指标

七、治疗方法

八、统计学方法

九、研究结果

十、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十一、结论

十二、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将痹痛巴布剂与自发热贴联用,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其用药安全性及药效。在保证安全性及一定药效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临床,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痹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改进目前临床使用的巴布剂剂型,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为开发新剂型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临床用药安全性。选取新西兰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选取白化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均选用痹痛巴布剂及自发热敷贴作为实验组药物,根据不同实验要求设立对照组进行以下实验。 (一)、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二)、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研究; (三)、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的药效学研究: 实验选取SPF级NIH小鼠进行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炎症反应所致的疼痛、肿胀等症状的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外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从西药、同类型中药制剂中选取相应的药物进行对比实验。选取扶他林乳胶(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天和骨通贴膏、痹痛巴布剂、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作为实验药物。设立对照组、扶他林乳胶组、天和骨通贴膏组、痹痛巴布剂组、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进行以下实验。 (一)、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腹腔注射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的影响; (二)、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三)、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四)、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血液中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组间均数两两比较,方差齐时采用LSD-t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法,并绘制直方图。由SPSS15.0软件完成,α=0.05。计数资料用K-W秩和检验,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 治疗“阳虚寒痹”膝痹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我院骨科门诊以及住院治疗的以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西医诊断为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且中医诊断为“膝痹”属“阳虚寒痹”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试验一组):痹痛巴布剂联合使用自发热敷贴,患处外敷,一次一组,一天一次。痹痛巴布剂组(试验二组):即痹痛巴布剂组,痹痛巴布剂,患处外敷,一次一片,一天一次。对照组:天和骨通患处外敷,一次一片,一天一次。治疗前后采用WOMAC评分评价治疗疗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膝关节炎患者使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和普通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症状治疗前后改善之后的差异,P<0.05认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采用Wilcoxon法统计。组间比较用K-W检验判断其组间差异性,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存在差异,使用Dunnett T3法进行多重比较,了解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和痹痛巴布剂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 结果: (一)临床用药安全性中,研究对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进行皮肤急性毒性性实验未见明确阳性结果,病理切片未见明确皮肤阳性反应;对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进行皮肤用药刺激性实验未见明确阳性结果,病理切片也未见明确皮肤阳性反应;对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进行皮肤过敏实验未见明确阳性结果,病理切片也未见明确皮肤阳性反应。综上所述,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是一个安全、低过敏率的外用制剂。 (二)药效学实验研究中,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对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热板所致的疼痛有抑制作用;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对小鼠耳廓重量及肿胀率减轻;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皮肤用药对小鼠血液中五羟色胺含量有明显促进作用。综上,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相对于痹痛巴布剂,在缓解乙酸刺激所致小鼠疼痛、热板所致的疼痛、促进五羟色胺含量提升方面有优势。 (三)治疗前后疼痛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K-W检验,P=0.001);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治疗前后与痹痛巴布剂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Dunnett T3多重比较,自热组和巴布剂组,P=0.014);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数据非正态,采用Wilcoxon检验,P=0.000)。 (四)治疗前后僵硬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僵硬评分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K-W检验,P=0.000);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治疗前后与痹痛巴布剂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Dunnett T3多重比较,自热组和巴布剂组,P=0.018);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3)。 (五)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度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日常活动度评分均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痹痛巴布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K-W检验,P=0.874);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无显意义(数据正态,配对T检验,P=0.601)。 (六)治疗前后WOMAC评分总分比较:治疗14天后,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痹痛巴布剂以及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日常活动度评分均有改善与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组内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ne-way ANOVA,P=0.155);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数据正态分布,配对T检验P=0.001)。 结论: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和同类中西药物比较具有以下优势:在缓解周围精细疼痛、缓解中枢性疼痛有显著效果,对于缓解肿胀症状相对于扶他林无明显优势。自发热装置可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提高5-HT调节症状,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及痹痛巴布剂两种中药外用贴膏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候体征及其缓解疼痛方面均有显著性效果。在缓解疼痛、僵硬症状方面,痹痛巴布剂联用自发热贴相比单纯使用痹痛巴布剂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