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与主要药效学研究
【6h】

生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与主要药效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诊断与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一、中医病因病机

二、辨证分型

三、中医治疗现状

四、生胃方组方分析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疗效观察指标

三、数据统计方法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

一、一般基线资料

二、临床症状疗效

三、病理组织学疗效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动物实验

第一节 实验方案

一、动物模型的复制

二、给药方法

三、脾虚型CAG-PLGC大鼠模型鉴定

四、实验标本的制各

五、检验与观察指标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血清免疫学指标

二、胃黏膜炎症因子测定

三、胃黏膜相关蛋白测定

四、光镜下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五、透射电镜下胃黏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根治率低的特点。导师戈焰教授自创生胃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之功效,专治本病。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与胃复春片随机对照,进行疗效对比;并通过造模、给药,检测免疫炎症因子、细胞增殖等指标,以及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切片以评价生胃方病理改善功效,初步探讨其主要药效学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提供参考。
  方法:
  临床研究: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为止,收集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共计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复查胃镜,并取活检,进行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病理组织学评分,对比判定临床疗效。动物实验:将SD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胃复春组,生胃方高、中、低剂量组。通过MNNG溶液(200ug/ml)自由饮用配合饥饱失常法造模18周,复制脾虚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检测大鼠血清CD4/CD8比值,胃黏膜MDA、IL-4、TNF-a含量,胃粘膜PCNA、NF-κB、VEGF蛋白表达,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
  结果:
  临床研究:经过生胃方辨证治疗对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善有疗效。尤其是生胃方逆转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疗效显著,治疗组对比胃复春组有明显差异(P<0.01)。在中医症状的改善上,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灌胃9周后检测各组血清中的CD4+/CD8+的比值,生胃方高剂量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MDA、IL-4、TNF-a含量,生胃方高剂量组降低MDA水平,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胃方中、高剂量组升高IL-4水平,与模型组存在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降低TNF-a水平,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测定蛋白提示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PCNA、NF-κB,并提升VEGF的表达,起到对胃黏膜的抗炎修复作用。在光镜与透射电镜的观察中各治疗组治疗作用得到进一步证实。
  结论:
  综合评价本研究结果,生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组织病理学上具有逆转腺体萎缩的功能,并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生胃方通过免疫调节和抗炎效应抑制癌前病变细胞的促突变作用,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验方,值得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