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滋肾育胎丸对肾虚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干预研究
【6h】

滋肾育胎丸对肾虚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中医药对PCOS不孕的认识

1.1 PCOS不孕的中医病因病机

1.2 PCOS不孕的中医药治疗

2 西医对PCOS不孕的认识

2.1 PCOS不孕的西医发病机制和相关因素

2.2 PCOS不孕的西医治疗

3 PCOS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促排卵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

3.2 西药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3.3 西药联合针灸治疗

3.4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

3.5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联合中医药治疗

4 中西医治疗PCOS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5 滋肾育胎丸的药理及临床研究

5.1 滋肾育胎丸的药效学研究

5.2 滋肾育胎丸的内分泌调节作用

5.3 滋肾育胎丸的安全性研究

6 立题依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 回顾性队列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临床研究二 前瞻性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的发病机理;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血清性激素水平、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体重指数等因素对PCOS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AMH与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的相关性;探讨滋肾育胎丸对肾虚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干预作用,以拓展滋肾育胎丸“肾主生殖”的临床疗效,为深入研究补肾中药治疗PCOS排卵障碍不孕患者提供临床依据和研究思路。
  方法:
  1.回顾性队列研究:本研究通过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信息科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中查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中医妇科、妇科及生殖科门诊因“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就诊的电子病历。然后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再在此基础上筛选采用枸缘酸氯米芬或枸缘酸氯米芬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该类患者,疗程为1~6个月经周期,共收集395份病例,其中枸缘酸氯米芬组186例,枸缘酸氯米芬联合滋肾育胎丸组209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查阅病历,设计病例的信息采集表,并按要求填写资料;制作Excel表,进行数据录入,建立统计数据库,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资料收集:包括患者的年龄、月经史、生育史、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期子宫内膜形态、治疗周期数、治疗周期优卵泡数、治疗周期排卵次数、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次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次数及临床表现、妊娠数、双(多)胎妊娠数、流产数,以及活产数等。
  2.前瞻性研究: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中医妇科、妇科及生殖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型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60例,分为枸缘酸氯米芬组和枸缘酸氯米芬联合滋肾育胎丸组2组,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清性激素、AMH、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动脉血流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HCG注射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周期优卵泡数、周期排卵率、LUFS发生率、OHSS发生率、妊娠率、双(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的情况。
  结果:
  1.回顾性研究:
  1.1 HCG注射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枸缘酸氯米芬联合滋肾育胎丸组)在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枸缘酸氯米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卵期子宫内膜形态:A型子宫内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子宫内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子宫内膜,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诱发排卵方面:治疗组在周期优卵泡数、排卵率、LUFS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4妊娠结局方面:治疗组的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活产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的双胎/多胎妊娠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前瞻性研究:
  2.1 BMI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清性激素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LH、LH/FSH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H、LH/FSH比值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FSH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AMH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MH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AMH与T、LH均呈较强正相关;治疗组在治疗后AMH与T呈较弱相关,与LH不相关;对照组在治疗后AMH与T、LH仍呈较强相关。
  2.3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子宫动脉血流方面:治疗组PI、RI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HCG注射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子宫内膜形态方面: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均以B型子宫内膜为主,经治疗后,治疗组以A型子宫内膜为主,对照组以C型子宫内膜为主;两组A型、C型子宫内膜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型子宫内膜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诱导排卵方面:治疗组在周期优卵泡数、排卵率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UF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8妊娠结局方面:治疗组的妊娠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流产率和双胎/多胎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滋肾育胎丸能调节PCOS不孕患者紊乱的血清性激素及AMH水平,有效降低血清LH、T和AMH,提高FSH,调节LH/FSH比值。AMH还可能成为PCOS不孕促排卵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之一。
  2.滋肾育胎丸能使薄型子宫内膜增厚,增加治疗周期A型子宫内膜的比例,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增加子宫血流灌注,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3.滋肾育胎丸在改善PCOS不孕患者的中医肾虚证候及BMI方面具有优势。
  4.滋肾育胎丸联合枸缘酸氯米芬治疗PCOS不孕,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改善卵子质量,促进单一排卵,降低LUFS发生率和流产率,显著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