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隔盐灸神阙穴为主治疗女性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6h】

隔盐灸神阙穴为主治疗女性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概念与分类

1.1.2 流行病学

1.1.3 发病相关因素

1.1.4 盆底解剖和发病机制

1.1.5 治疗

1.2 祖国医学研究概况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治疗

1.2.4 关于脐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1.6 注意事项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分组方法

2.2.2 对照方法

2.2.3 样本量的估算

2.2.4 材料和器具

2.2.5 试验方法

2.2.6 意外情况与处理方法(随时记录)

2.2.7 疗效评价及评价时点

2.3 统计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一般资料分析

2.4.2 一般情况的基线一致性分析

2.4.3 两组患者肾阳虚症状评分比较

2.4.4 两组患者主观尿失禁等级评分比较

2.4.5 两组患者Gullen分度的比较

2.4.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I-QOL)评分的比较

2.4.7 两组患者72h尿失禁频率的比较

2.4.8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的比较

2.5 讨论

2.5.1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2.5.2 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现状

2.5.3 隔盐灸神阙穴的理论依据

2.5.4 盆底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的治疗现状

2.5.5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隔盐灸神阙穴联合盆底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女性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应用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进行对比,探讨隔盐灸神阙穴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优越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以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受试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
  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试验组给予隔盐灸神阙穴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两组疗程:隔日治疗1次,3次/周,6周1个疗程,共治疗6周。
  疗效评价指标:主观尿失禁评分、尿失禁Gullen分度、肾阳虚症状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Ⅰ-QOL)、72h尿失禁次数、总体疗效。
  成果:
  1.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前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孕产次、Ⅰ-QOL评分、主观尿失禁等级评分、尿失禁Gullen分度、肾阳虚症状评分随机均衡于两组之内,具有可比性。
  2.生活质量的评分(Ⅰ-QO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Ⅰ-QOL)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改善。治疗结束时的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4.14±11.82)明显高于对照组(77.28±9.228),P<0.05;可见试验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3.尿失禁Gullen分度变化:两组治疗前后Gullen分度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漏尿程度。对照组治疗前1度漏尿、2度漏尿、3度漏尿、4度漏尿比例分别为44.12%、41.18%、14.71%、0%,治疗后分别为64.70%、26.47%、8.8%、0%;试验组治疗前1度漏尿、2度漏尿、3度漏尿、4度漏尿比例分别为0%、50%、41.67%,、8.33%、0%,治疗后分别为69.44%、27.78%、2.78%、0%。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试验组的治疗方法对尿失禁Gullen分度的改善并不优于对照组。
  4.主观尿失禁等级评分:两组治疗前后主观尿失禁等级评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漏尿程度。对照组治疗前尿失禁评分0分、1分、2分、3分、4分比例分别为0%、14.71%、64.71%、20.59%、0%,治疗后分别为2.94%、17.65%、58.82%、20.59%、0%;试验组治疗前尿失禁评分0分、1分、2分、3分、4分比例分别为0%、5.56%、66.67%、27.78%、0%,治疗后分别为5.56%、22.22%、58.33%、19.44%、0%。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试验组的治疗方法对尿失禁等级评分的改善并不优于对照组。
  5.72h尿失禁次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2h尿失禁频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漏尿频率。治疗结束时的试验组72h尿失禁频率(3.38±6.05)明显低于对照组(7.38±6.26),P<0.05;可见试验组对72h尿失禁频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6.肾阳虚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阳虚评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肾阳虚症状。治疗结束时的试验组肾阳虚评分(2.59±0.925)明显低于对照组(4.35±2.10),P<0.05;可见试验组对肾阳虚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7.总体临床疗效:对照组好转15例,痊愈6例,总有效率为61.1%;试验组好转21例,痊愈10例,总有效率为86.1%,P<0.05。试验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1.两种治疗方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均有效。
  2.隔盐灸神阙穴联合盆底肌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72h尿失禁频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Ⅰ-QOL)、肾阳虚症状评分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单纯盆底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而在改善患者尿失禁等级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
  3.隔盐灸是用盐作介质在神阙穴上进行艾灸的方法,通过盐、艾、穴位的共同作用,能温补阳气,培肾固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