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南天料木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6h】

海南天料木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 论

1.1 大风子科植物概述

1.2 大风子科植物中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大风子科植物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4大风子科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海南天料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引言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案

2.3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海南天料木茎的药理活性研究

引言

3.1 海南天料木茎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3.2 海南天料木部分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实验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创新点

附录: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海南天料木Homalium stenophyllum Merr属于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天料木属(Homalium)植物,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独有的药用植物资源,是海南地区的传统药用植物,其根叶均可入药、外涂。目前尚未见有关海南天料木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报道。在前期对几种海南地区独有的药用植物研究中发现与海南天料木同属的广南天料木 H. paniculiflorum与红花天料木 H. hainanensis的粗提物乙醇提取物对四种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腺癌细胞(SPCA-1)、人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海南天料木为对象,在抗肿瘤活性指导下,对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研究,目的是寻找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为海南岛特有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鉴定技术,并与文献数据对照从海南天料木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0个化合物,涉及7种结构类型,以酚酸类成分居多,分别为:syringaresinol(1),Itosid P(2),槲皮素(3),山奈酚(4),芦丁(5),大豆苷元(6),5-(3-formil-4-hydroxifenoxi)-2-hidroxibenzaldehido(7),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1-苯甲酮(8),3,4,5-三甲氧基肉桂醇(9),对羟基肉桂酸白桦脂酸酯(10),3,4-二羟基肉桂酸白桦脂酸酯(11),3-O-cis-caffeoylbetulinic acid(12),betulinic acid(13),3-(phenyl)isocoumarin(14),3-(3’-methylphenyl)isocoumarin(15),邻甲氧基苯甲酸(16),香草醛(17),丁香醛(18),水杨醇(19),4-乙氧基-3-羟甲基苯酚(20),对羟基肉桂醛(21),松柏醛(22),对羟基肉桂酸(23),反式阿魏酸(24),3,4-二羟基苯甲酸(25),苯甲酸(26),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27),vimifoliol(28),(-)-d-ihydrovomifoliol(29),(+)-d-ihydrovomifoliol(30)。其中化合物1和7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为酚苷类化合物,化合物3-6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8、9、16-27为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10-13为三萜类化合物,14、15为香豆素类化合物,28-30为催吐萝芙叶醇类化合物。除化合物4、14、15、17、18、21、26、27外,均为首次从天料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酚酸类化合物抗菌活性较强,其中化合物20具有较为广泛的抗菌活性,对四联球菌、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不错的抗菌活性。化合物10、11、13以及20、21、26对大肠杆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MIC值均为1.25μg/mL。化合物18-20对枯草芽孢杆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MIC值均为1.25μg/mL。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