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6h】

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传统医学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机理研究

(一)历史沿革

(二)中医病因病机

(二)中医学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最新探究

二、现代医学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现状

(一)排卵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

(二)排卵障碍的病因分类

(三)西医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

三、目前研究总结

四、导师张帆教授诊治不孕症的主要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研究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临床病例分组

(二)实验的药物及工具

三、研究步骤

(一)制定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案路线

(二)治疗过程

(三)治疗观察指标

(四)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五)制定填写临床观察表

(六)研究质量控制

(七)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后结果的分析

三、治疗随访后结果总结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治疗三个周期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基础体温、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排卵率、受孕率等指标,探讨中药及腹针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及意义,评估中医疗法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中的优势,为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现代研究提供循证依据和开拓新的思路。
  方法:
  选取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共90例,分为三组:针药组(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中药组(助孕1号方)、针灸组(腹针治疗),所有患者均服用西药克罗米芬。研究遵循DME原则和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系统抽样法分为各组30例,各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3个周期)和随访至研究结束后3个月,观察并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
  成果:
  ①总治疗及随访后针药组与中药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药组与针灸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针灸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药组与针灸组排卵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针药联合治疗能短期内明显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排卵率。
  ②三组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卵周期差值有显著性差异。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治疗前后排卵周期差值有显著性减小,针灸组患者治疗前后排卵周期差值有显著性差异。与针灸组比较,中药组治疗前后排卵周期差值有显著性减小。三组间治疗后各周期排卵率有显著性差异。针药组各周期排卵率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针灸组各周期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各组间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第三周期各组间率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提示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对排卵障碍患者可能有持续增强叠加作用。
  ③三组病例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值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值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针灸组比较,针药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有显著性增加,而中药组则无显著性差异;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针灸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针药组、中药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显著性增加。针灸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药结合腹针治疗可促进子宫内膜血运,促进内膜恢复。
  ④治疗后,治疗后子宫内膜类型改变,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针灸组有显著性差异,与针灸组比较,针药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治疗前比较,针药组与中药组子宫内膜类型改变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针灸组子宫内膜类型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及腹针联合治疗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与中药促进体内性激素水平改善有关。
  ⑤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针灸组比较,针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增加;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无显著性差异。与中药组比较,针药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则无显著性差异,针灸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有显著性降低;与针灸组比较,针药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有显著性降低。与治疗前比较,针药组、中药组和针灸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增加。说明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可整体调节体内环境,改善黄体功能。
  结论:
  助孕1号方配合腹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改善排卵障碍患者的内膜血流、临床症状,提高卵泡的发育质量,提高受孕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针药结合调节总体机体内环境,促进性激素协调个体卵泡发育。针药结合促进恢复子宫内膜血运,改善子宫内膜的对受精卵的容受性,及时促进排卵,维持黄体功能,提高妊娠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