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中村建筑抗震和防火问题研究
【6h】

城中村建筑抗震和防火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城中村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管理现状

1.1 城中村形成的历史

1.1.1 城中村的概念

1.1.2 城中村的形成

1.1.3 城中村的社会问题

1.2 城中村建筑的特点

1.2.1 城中村建筑现状成因

1.2.2 城中村建筑特点

1.3 城中村建筑管理的法律问题

1.3.1 土地产权问题

1.3.2 建筑管理的法律问题

1.4 本文工作

第二章 城中村建筑事故灾害

2.1 倒塌事故及分析

2.2 火灾事故及分析

第三章 城中村建筑现状

3.1 城中村建筑年代分布

3.2 城中村建筑结构类型

3.3 城中村建筑特殊问题分析

第四章 城中村建筑抗震研究

4.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目标

4.2 建筑抗震的基本要求

4.3 城中村建筑抗震验算实例分析

4.3.1 工程概况

4.3.2 进行抗震验算分析

4.4 砌体结构震后破坏情况

4.5 城中村建筑抗震策略

4.5.1 城中村建筑抗震可采用的技术措施

4.5.2 城中村建筑抗震可采用的管理措施

第五章 城中村建筑防火研究

5.1 防火规划准则

5.2 城中村建筑防火实例分析

5.2.1 建筑概况

5.2.2 建筑防火分析

5.3 城中村建筑的防火策略

5.3.1 城中村建筑防火可采用的技术措施

5.3.2 城中村建筑防火可采用的管理措施

第六章 城中村建设管理策略

6.1 城中村管理的法律依据

6.1.1 国家法律的制约

6.1.2 地方法律、法规的制约

6.1.3 行业标准的限制

6.2 城中村建筑管理策略

6.2.1 进一步规范民房建设秩序

6.2.2 城中村建筑建设管理策略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我国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属于农村的村庄被纳入城市,由于这些村庄与城市管理脱节,致使城中村的出现,并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城中村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更影响了城市的后续发展。由于城市的整体规划一直未将城中村纳入范畴内,因此缺乏规划与管理的城中村在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绝大部分城中村建筑在抗震与防火方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亟待受到重视并解决。
  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研究内容与结论:
  1、通过对城中村的形成原因的研究,分析城中村的建筑特点,进而指明城中村建筑在抗震及防火方面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造成城中村土地产权不清,加上村民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最终导致城中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局面。
  2、通过对以往城中村建筑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正是因为城中村建筑缺乏正规抗震设计、施工质量差、违规加层扩建才出现倒塌事故;缺乏防火规划与消防设施更是城中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3、对广州市城中村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广州市城中村建筑以1985年至2000年间建造的砖混结构为主,并有小部分建筑使用框架结构。
  4、通过对城中村建筑防火技术的分析研究,讨论了城中村防火规划布局、建筑防火间距、建筑防火分区和人员安全疏散要求。提出城中村的建设在满足防火规划的同时,应当建设足够的消防站并缩小其责任区、在城中村建设过程中从审批到设计再到施工阶段加强监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5、由于城中村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在结构与使用性质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对城中村建筑的层数和高度限制应当更加严格。考虑到现实情况,建议城中村建筑应加强对抗震构造的使用。
  6、综述了国家相关法律、地方政府文件及行业技术标准等在约束城中村建设过程中的合法性。提出了规范城中村建筑建设的管理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