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分析与制度创新研究
【6h】

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分析与制度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文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合作金融理论

一、合作、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

二、合作金融的特征

三、合作金融的演变

四、小结

第二章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制度选择

一、西部地区小农命题——“理性小农”与“道义小农”的认定

二、合作制——西部农村金融制度的理性选择

三、小结

第三章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分析

一、分析方法和框架

二、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

二、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潜力

三、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中介效率

四、小结

第四章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法人治理结构缺陷

三、组织形式缺陷

四、监督管理体制缺陷

五、支农服务功能缺陷

六、小结

第五章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

一、产权制度创新

二、法人治理结构创新

三、组织体系创新

四、管理体制创新

五、金融服务内容创新

六、建立适度竞争的有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

七、相关保障制度建设

八、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发生了“异化”,全行业亏损,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西部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如何结合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产权制度,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重任,就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针对当前西部农村合作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立足西部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现实,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制度选择以及经营绩效、制度缺陷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制度创新的思路。 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为全文作理论铺垫,阐述了合作、合作经济、合作金融的内涵和联系,并指出了合作金融的特征和演变。 第二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特点和经济特征的分析,认为西部农户仍处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过渡的阶段,指出合作制是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制度的主要选择。 第三章经营绩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就经营效率而言,西部农村信用社确实扮演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但支农水平有限;农民贷款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信用社过度强调了抵押品与担保,而不是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甄别优质贷款客户;就发展潜力来说,农村信用社亏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均费用较高,且基本不具备金融创新能力;就中介效率来看,西部存款动员率和金融中介率高于中部。 第四章为西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缺陷。从制度层面来看,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产权模糊、残缺不全,治理结构混乱;新一轮改革采取的县乡统一法人模式和股份合作制银行模式,虽有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农信社陷入多头管理窘境等问题。 第五章在以上经营绩效、制度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农信社制度创新的思路。如在产权结构上构建为“三农”服务的内在机制、创新内控管理制度、创新约束激励机制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