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旱绿洲区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以高台县为例
【6h】

干旱绿洲区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以高台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进展

1.4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2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理论基础

2.2基本概念

3研究区概况

3.1区域概况

3.2土地利用现状

3.3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4高台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4.1高台县未利用土地资源概况

4.2高台县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确定

5高台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5.1评价原则

5.2数据来源

5.3评价思路

5.4高台县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5.5基于脆弱生态环境的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

6高台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比选

6.1开发项目选定的原则

6.2多目标规划方法

6.3多方案比较

6.4开发项目的确定

6.5项目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效益分析

6.6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保障措施

7讨论

7.1水资源问题

7.2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

8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干旱区绿洲的经济发展带动绿洲人口增长,土地承载压力也随之增加;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绿洲边缘区荒漠化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恶化。为保证耕地保有量,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国家提出“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得补充耕地的难度日益增加,如何针对干旱区特点,确定符合可持展观的后备耕地资源,已成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文以干旱绿洲区典型——高台县为例,对其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了高台县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为了合理确定高台县后备耕地资源适宜性,本文首先对高台县进行生态脆弱性分区,分区结果为罗城乡和新坝乡属于生态环境轻度脆弱区,城关镇和骆驼城乡属于中度脆弱区,巷道乡、合黎乡和宣化镇属于强度脆弱区,黑泉乡和南华镇属于极强度脆弱区。在生态脆弱性分区基础上,结合高台县实际情况,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高台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347948.5公顷,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95.98%;其中有203655.49公顷位于生态轻度脆弱区内,占耕地后备资源的58.53%;16713.53公顷位于中度脆弱区内,占耕地后备资源的4.80%;强度和及强度脆弱区内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3141.35公顷和94438.13公顷,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9.52%和27.14%。微度脆弱区内的非常适宜级别的用地可以作为未利用土地开发为耕地的首选区域;微度脆弱区内的较适宜级别的土地可以作为开发的备选用地;对于中度和重度脆弱区内的非常适宜耕作的未利用土地,在可能情况下尽量不作为第一开发时序用地。
  本文考虑到制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时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土地开发潜力仅仅反映了土地自身的条件,土地开发过程还需要考虑经济、生态、社会3方面的效益,因此通过比较各种方案,选出生态效益最高型、经济效益最高型及社会效益最高型三个方案。通过多目标规划法优选遵循以水定地为原则的生态效益最高型方案。并依照此方案选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区,分为近期重点开发区、中期开发区和远期开发区,其中近期开发区面积1356.91公顷,中期开发区面积1651.98公顷,远期开发区面积1226.79公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