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敦煌漢簡用字研究
【6h】

敦煌漢簡用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緒論

一、出土概述

二、研究綜述

三、用字研究意義

四、研究材料及相關問題說明

第一章 敦煌漢簡通假字研究

第一節 通假字概述

第二節 敦煌漢簡通假字通釋

第三節 通假字分類

第四節 敦煌漢簡通假字特點及成因

第二章 敦煌漢簡異體字研究

第一節 異體字概述

第二節 敦煌漢簡異體字分類通釋

第三節 敦煌漢簡異體字特點及成因

第三章 敦煌漢簡古今字研究

第一節 古今字概述

第二節 敦煌漢簡古今字通釋

第三節 敦煌漢簡古今字形、義分析

第四節 敦煌漢簡古今字特點及成因

結語

附錄一:敦煌漢簡通假字字表

附錄二:敦煌漢簡異體字字表

附錄三:敦煌漢簡古今字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敦煌汉简为主要研究材料,汇总简文中所涉及的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并结合其他相关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对敦煌汉简中的用字现象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这不仅有益於敦煌汉简及其他汉简的研究,同时,对整个汉语发展史的探究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敦煌汉简出土情况、用字研究现状、用字研究意义及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通假字研究。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在对敦煌汉简中92组通假字进行通释的基础上,从字形和语音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字形方面,有字形联系的有80组,占通假字的87%,可以看出西汉中期到东汉中後期人们一般会选用有联系的汉字作为通假字;语音方面,与先秦、汉初语音相比较,西汉中期至东汉中後期的语音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进一步完善上古语音系统。最後,对敦煌汉简通假字特点及成因进行归纳概括。
  第三部分是异体字研究。通过从形体结构上对敦煌汉简中14组异体字进行分类通释,可以看出形体部分相同的异体字数量最多,这类异体字或是声同形不同,或是省形、省声,进而归纳概括敦煌汉简异体字特点及成因。
  第四部分是古今字研究。从字形、语义两方面对敦煌汉简中19组古今字进行通释:字形上,今字和古字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的比例最高,与古字无字形联系的很少;语义上,大多由词义引申或汉字假借形成古今字。在此基础上,总结敦煌汉简古今字特点及成因。
  第五部分是结语。全面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价值,并指出论文的不足,提出後续研究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