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省黄南州羌姆舞蹈研究——以同仁县加毛村为例
【6h】

青海省黄南州羌姆舞蹈研究——以同仁县加毛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 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选题的目的

1.1.2选题的意义

1.2本论文的相关研究及创新之处

1.2.1相关研究

1.2.2创新之处

1.3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及方法

1.3.1研究范围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进度

1.4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研究重点

1.4.3研究难点

2 黄南州同仁县加毛村羌姆舞蹈基本概貌

2.1 黄南州同仁县加毛村生态环境

2.1.1地理环境

2.1.2社会历史文化

2.2 黄南州同仁县加毛村羌姆舞蹈的基本概况

2.2.1 藏传佛教中羌姆舞蹈的流派

2.2.2加毛村羌姆舞蹈概述

3黄南州同仁县加毛村羌姆舞蹈田野考察

3.1 羌姆舞蹈的表演机制

3.1.1羌姆舞蹈的表演时间与地点

3.1.2羌姆舞蹈的参演人员与角色分配

3.1.3羌姆舞蹈的禁忌

3.1.4羌姆舞蹈的传承方式

3.2羌姆舞蹈的表演形态考察

3.2.1羌姆舞蹈的表演内容

3.2.2羌姆舞蹈的法器与道具形态

3.2.3羌姆舞蹈的面具与服饰特征

3.2.4羌姆舞蹈主要角色舞蹈动作

3.2.5羌姆舞蹈的表演场图

3.2.6羌姆舞蹈的伴奏乐器

4黄南州同仁县加毛村羌姆舞蹈的文化内涵

4.1 传统民族文化的再现

4.1.1宗教礼仪的体现

4.1.2原始信仰观念的遗存

4.2 羌姆舞蹈形态释义

4.2.1与密教仪轨相连的体态语言

4.2.2体现真、善、美的蕴意

4.2.3集多种内容与风格的表演形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羌姆舞蹈是流传于我国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一种集民族性、民间性、宗教性与艺术欣赏性为一体宗教性祭祀舞蹈。位于青海省黄南地区同仁县加毛村的“羌姆舞蹈”流传至今已有420多年的文化历史,是藏族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它综合了多种藏民族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其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已成为藏族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青海省黄南地区以同仁县加毛村的羌姆舞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来分析和研究羌姆舞蹈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宗教奥义和复杂多变的动态形象。本文将研究的视点集中在羌姆舞蹈这种宗教祭祀舞蹈中,以它们的现存状况为依据,观察它们在现青海地区的播布和传承,以此来分析羌姆舞蹈的内在文化内涵。
  本文试图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进行舞蹈本体的研究。文章共分为三个章节展开,第一章主要简述了黄南地区同仁县加毛村的生态环境以及羌姆舞蹈的基本概貌;第二章通过对黄南地区同仁县加毛村羌姆舞蹈的田野调查,分析现存形态及表演机制;第三章通过对羌姆舞蹈表演形态的分析,来挖掘羌姆舞蹈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揭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