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研究
【6h】

陕西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统万城周边北朝壁画墓的发现

二、 选题缘由与研究方法说明

三、 文献综述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墓葬形制、随葬品及壁画分布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随葬品

第三节 壁画布局

第二章 墓葬壁画图像探讨

第一节 动、植物图像探讨

第二节 人物图像探讨

第三节 建筑物图像探讨

第四节 图像综合探讨

第三章 壁画墓反映出北朝时期统万城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状况

第一节 墓葬习俗

第二节 地理交通

第三节 民族构成

第四节 宗教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2011年,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周边发现北朝壁画墓,墓葬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胡风因素。仿石窟的墓门、墓室内的仿木结构以及精美的墓葬壁画都独具特色。墓葬壁画中不仅有大量的宗教因素,还出现了胡人的形象。更为特别的是墓葬壁画中出现了塔的图像,这在北朝时代的壁画墓中极为罕见。
  本文以壁画墓为线索,着重对墓葬中的图像因素分析研究。通过对相关图像的分析,理清了墓葬中的图像因素所表现的艺术风格、表达的意义内涵,并且探明了其渊源,进而探讨该地在北朝时代中晚期的相关社会状况。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墓葬形制、随葬品、墓室壁画进行分别叙述,通过与同时代相关地区墓葬的对比,着重探讨了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源流。分析出统万城及周边地区北朝仿木结构壁画墓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的大同地区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风格一致,均为当时社会流行的样式。
  第二部分针对墓葬壁画进行探讨。先将壁画内容分为动、植物和人物以及建筑物等予以探讨,其后联系壁画整体进行探讨,理清了墓葬中图像因素的艺术风格存在中西交融的现象,特别是在塔这一图像上分析出其兼具中原地区、西域地区乃至古印度的艺术风格;在图像的具体含义方面,通过将其与敦煌、大同、新疆以及东北等地的相关图像对比,再联系此处墓葬壁画的图像组合,得出莲花、力士、僧人以及塔的图像明显与佛教有关,火焰纹摩尼宝珠很可能与祆教有关,从跪姿胡人的衣着及面部特征上判断其很可能为粟特人;从墓室壁画的整体图像上分析,得出其壁画内容主要反映了墓主是位佛教徒,其在生前参与佛事活动并在山林中修行以及往生西方佛国世界的情形,由此进一步判断出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位僧人;在图像的渊源方面,分析出敦煌、新疆、大同等地区的相关图像均对此处有影响。
  第三部分从壁画墓的角度结合文献材料进一步反映出统万城及周边地区在北朝时代的墓葬形制与当时社会流行的较为一致;印证了北朝时代的统万城及周边地区在地理交通方面为中西交流的重要枢纽;分析出当地在北朝时代应居住有一定数量的粟特人;判断出佛教是当地的主流宗教信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