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物联网环境下的一种跨域信任评价
【6h】

物联网环境下的一种跨域信任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

1.5研究组织结构

1.6本章总结

2 物联网跨域信任

2.1 物联网概念及定义

2.2物联网的安全性

2.3信任评价基础

2.4信任评价流程

2.5跨域信任评价现状

2.6本章小结

3物联网中的信任模型

3.1典型的信任模型

3.2 物联网信任模型的具体实现

3.3本章总结

4物联网跨域信任评价

4.1 物联网跨域信任体系结构

4.2物联网信任评价系统

4.3物联网域内信任评价

4.4物联网跨域信任评价

4.5基于信任的资源调度

4.6小结

5验证与分析

5.1跨域调度例证分析

5.2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研究总结

6.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安全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信任建模和管理是提高安全的手段之一,信任是以域为单位进行管理和评价的,但实际网络中,经常会发生本域找不到合适资源时,进行跨域调度。此时,信任模型必须支持不同管理域之间的信任转换,而涉及的管理域中的信任模型往往是异构的。跨域信任研究的是异构跨域的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跨域信任的评价要求在互相调用的资源之间建立一个量化的标准指标,提供判别函数,满足条件就可以调用。有了合理可行的转化方法,任务节点在不同域之间选择资源时,在信任度上实现一致的比较。
  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利用正态分布参数的转化和比对,得到随机节点之间信任的转化,提出一个跨域信任评价体系结构,目的是把域间信任度规范化,使跨域信任度有可比性,进而科学的引用相互的资源,从而解决不同域间的信任评价与转换,实现节点跨域的访问。主要研究内容有:
  首先,引入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信任指标来求信任值,实现了对物联网信任的计算,完成了信任的建模。
  其次,通过分析物联网节点域内域间的技术属性,构建了跨域信任评价的二级分层评价模型,通过综合评价法可以解决域内自身评价问题;通过运用正态分布参数的转化和比对,得到跨域随机节点之间的转化,从而实现跨域信任的评价。
  最后,提出了跨域调度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在任务所在的本域调度,当本域找不到满足任务需求的资源时,进行跨域调度。用例证的方式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和跨域调度的可行性。

著录项

  • 作者

    付思源;

  •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满福;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P393.09;
  • 关键词

    物联网; 信任模型; 跨域调度; 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