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左传》君主群像研究
【6h】

《左传》君主群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缘起

二、研究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 王室衰微下的东周天子群像

第一节 乱坏礼制、刚愎无能的惛者

第二节 以私废公、执迷不悟的乱者

第三节 回天无力、与虎谋皮的抗争者

第二章 战乱动荡局势下的诸侯国君主群像

第一节 保境安民的贤明之君

第二节 荒淫无道的昏聩之君

第三节 碌碌无为的平庸之君

第三章 《左传》塑造君主群像的文学艺术手法

第一节 灵活的描写手法展现人物生动形象

第二节 合理的叙述方式与材料剪裁丰富人物形象

第三节 通过对比与衬托突出人物复杂形象

第四节 通过评论完善人物形象

第四章 《左传》君主群像塑造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惩恶劝善的道德教育

第二节 崇礼尚德的政治借鉴

第三节 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左传》是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文献,在史学和文学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史书为记君王之言行而诞生,主要目的是“存史”。任何时代史书存史的方式无外乎是“记言”与“记事”,但无论是言还是事,最初其围绕的中心就是“君主”。作为史学著作的《左传》记载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因此不能完全说是以“君主”为中心而作。但从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君主群体仍然是作者重点记载的对象之一。作者在记录这些君主生平言行的过程中,注意到君主群体在春秋时代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有意通过大量笔墨和篇幅对君主群体进行了深入描写和着力刻画。本文即以《左传》中的君主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君主群体做形象分析,探究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采用的文学艺术手法,以及其蕴含的丰富价值。
  本文分四章对《左传》中的君主群像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章“王室衰微下的东周天子群像”,具体梳理了《左传》中的周天子,按照性格、能力、作为等要素,将他们分为“惛者”、“乱者”和“抗争者”这三大类型,然后结合典型事迹,对每种类型的天子进行分析。《左传》作者没有因为他们是天子便特殊对待,而是将他们作为普通人进行了较为客观真实的记录,贯彻了史官一贯秉笔直书、不妄加赞美、也不隐其恶行的传统,将平凡而又真实的周天子群像展现出来。
  第二章“战乱动荡局势下的诸侯国君主群像”,以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同样根据诸侯国君的性格、能力、经历、历史功绩等要素,将众多的诸侯国君分为“贤明之君”、“昏聩之君”和“平庸之君”三大类,并对每种类型的诸侯国君进行列举分析。其中“平庸之君”是以往研究者鲜少涉及的。春秋时期诸侯国数量众多,君主更迭更是异常频繁。《左传》不可能将所有君主一一记载在册,只能挑选极具代表性的君主来记载其主要言行,而大部分有记载的君主其形象也绝非是单一的。为使分类更为合理不显杂乱,故本文仅以常规的划分标准将众君主分为三大类型。
  第三章“《左传》塑造君主群像的文学艺术手法”,主要讨论了《左传》在塑造君主群像时所采用的文学艺术手法。本章以原文具体事例为基础,从灵活的描写手法展现人物生动形象、合理的叙述方式与材料剪裁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对比与衬托突出人物复杂形象、通过评论完善人物形象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左传》在塑造君主群像时所运用的文学艺术手法,以及这些艺术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左传》中的人物之所以显得栩栩如生,是因为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并不是简单地平铺直叙,单纯罗列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艺术手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形象地塑造。
  第四章“《左传》君主群像塑造的价值与影响”,主要从“惩恶劝善的道德教育”、“崇礼尚德的政治借鉴”以及“对后世文学产生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左传》君主群像塑造的价值及其影响。《左传》无论是作为历史还是文学典籍,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价值之大更是不可估量,特别是为后世文学提供的借鉴价值更是值得探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