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雅克·贝汉生态电影研究
【6h】

雅克·贝汉生态电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绪论

一、现代化语境下的生态危机

二、生态危机的影像文化表达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回顾

第一章 生态电影的发展与雅克·贝汉生态电影创作概述

一、生态电影发展状况及脉络梳理

二、雅克·贝汉生态电影创作概述

第二章 雅克·贝汉生态电影中的生态情怀及其美感呈现

一、多样的生态主题:赞颂生命之美

二、质朴的生态审美:艺术形式之美

三、深刻的生态哲思:平等和谐之美

第三章 电影文化中生态观念和自然精神的多样化演绎

一、唯美与真实:生态景观的全息记录

二、怀旧与反省:生态处境的文化忧思

三、炫目与煽情:生态理念的商业策略

第四章 个案考察:纪录电影《海洋》生态审美特质探析

一、“自然美”与“人文美”融合

二、“生活化”与“艺术化”共存

三、“纪实性”与“故事性”并重

结 语:现代危机隐忧下生态电影的“绿色”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雅克·贝汉创作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一、参与课题

二、学术著作

三、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在科技进步及生产力飞速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堪称一日千里。然而,科技好似一柄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它既让人类倍感幸福,又促使其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之时,逐渐暴露出诸多不可小觑的生态问题。愈发频繁的自然灾害一再警示着人们反思发展进程中的种种行为。各领域均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与举措,电影亦是如此。很多国家的影视人自发或不自发地借影像方式来反映现代社会发展中潜存的生态危机,抒发对地球宿命的深切担忧以及对人们生存境况的极度关怀。关于生态自然的电影也随之出现。
  在诸多关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电影中,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生态电影可谓此中魁首,他的“天·地·人”三部曲《小宇宙》、《迁徙的鸟》、《喜玛拉雅》尤具代表性,以其唯美质朴的视觉冲击、浑然天成的音效体验以及深沉独特的生态哲思震惊国际各大影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名望与影响力。
  本文主要以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为例,结合他的最新作品《海洋》,对他的生态电影作一回相对详尽的研究,挖掘其电影作品的特有之处,着重讨论其多样的生态主题,质朴的生态审美以及深刻的生态哲思,并探求其在艺术表达、商业诉求与思想意识上的成功。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略介绍了生态危机产生的现代化根源及法国生态电影的发展概况,并且对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电影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二部分在对生态影片进行概念界定及发展脉络梳理之后,简述了雅克·贝汉的成长经历及其出演或创作的电影。第三部分则是本文的重点,深入探讨雅克·贝汉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美感与生态情怀。首先以“天·地·人”三部曲为例探讨作品多样的生态主题,包括爱与生命、梦与回归等;然后从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分析作品视觉上的唯美质朴,并结合影片配乐分析作品音效上的浑然天成;最后深入挖掘雅克·贝汉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哲思及所展现出的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强烈批判。第四部分着重探讨电影文化中生态观念和自然精神的多样化演绎。第五部分紧扣影片,从“自然美与人文美”、“生活化与艺术化”、“纪实性与故事性”多个层面阐述《海洋》的审美特质。最后一部分是对生态电影“绿色”未来发展的展望。
  雅克·贝汉生态电影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席关乎人类自我反思的视听饕餮华筵,更难得的是创建了一种生态纪录电影的范例,树立了生态电影美学的艺术典范,展示了生态电影如何获得艺术性、商业性以及思想性的多赢,这亦是当下中国生态自然电影需要努力探寻的。

著录项

  • 作者

    吴佳;

  •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志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905.565;
  • 关键词

    法国电影; 雅克·贝汉; 生态观念; 多样化演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