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几种诱导剂诱导大豆对寄生杂草菟丝子的抗性研究
【6h】

几种诱导剂诱导大豆对寄生杂草菟丝子的抗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菟丝子对大豆生产的为害与研究现状

1.1.1 菟丝子为害的概况

1.1.2 病原物

1.1.3 症状

1.1.4 发生规律

1.1.5 防治方法

1.2 植物诱导抗性的概念

1.3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概况

1.4 诱导抗性因子的种类

1.4.1 生物因子

1.4.2 物理因子

1.4.3 化学因子

1.5 植物诱导抗性的特点

1.5.1 非特异性

1.5.2 传导性

1.5.3 滞后性

1.5.4 诱导抗性受诱导因子浓度(或强度)的影响

1.5.5 非遗传性

1.5.6 不完全性

1.6 植物诱导抗性机制

1.6.1 过敏反应

1.6.2 木质素

1.6.3 植保素

1.6.4 病程相关蛋白

1.6.5 植物防御酶系的变化

1.7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第二章 诱导剂的筛选及诱导抗性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大豆品种及大豆苗的培育

2.1.2 接种体的品种及培育

2.1.3 接种方法

2.1.4 供试诱导剂

2.1.5 试剂配制

2.1.6 主要设备

2.1.7 诱导剂对菟丝子离体活性测定

2.1.8 大豆抗菟丝子诱导剂的筛选

2.1.9 诱导方法的确定

2.1.10 最佳诱导间隔期与持效期的测定

2.1.11 诱导次数的测定

2.1.12 不同接种量的测定

2.1.13 BTH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的诱导效果

2.1.14 诱导剂联合作用的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诱导剂对大豆菟丝子离体活性的影响

2.2.2 大豆抗菟丝子诱导剂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2.2.3 不同诱导方法的效果比较

2.2.4 最佳诱导间隔期与持效期

2.2.5 诱导次数的效果

2.2.6 不同接种量的效果

2.2.7 BTH对不同生育期大豆的诱导效果

2.2.8 诱导剂联合作用的研究

2.3 讨论

第三章 BTH诱导大豆抗菟丝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设备

3.1.2 试验药品

3.1.3 供试大豆幼苗的培育及接种体的制备

3.1.4 供试诱导剂

3.1.5 BTH诱导大豆抗菟丝子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处理SOD活性的变化

3.2.2 不同处理POD活性的变化

3.2.3 不同处理CAT活性的变化

3.2.4 不同处理PPO活性的变化

3.2.5 不同处理PAL活性的变化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主要的油料、饲料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许多生物(病虫草)和非生物(主要是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大豆茎寄生恶性杂草菟丝子分布广,危害逐年加重,难以防除,已成为大豆生产的主要生物限制因子之一。植物诱导抗性不仅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而且可以控制寄生性杂草。筛选高效诱导剂,提高大豆天然免疫力,控制菟丝子对大豆生产的危害,不但为作物茎寄生杂草的防除提供新途径,而且对拓展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试验以高感大豆品种(粤春2号)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从BTH(活化脂)、PHDC(调环酸钙)、BABA(β-氨基丁酸)和SA(水杨酸)4种不同的诱导剂中筛选出对大豆抗菟丝子效果较好的诱导剂BTH,并对其诱导抗性的生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防治大豆菟丝子提供新的方法。结果如下:
   1.4种诱导剂在其供试浓度范围内对菟丝子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喷雾处理大豆幼苗,菟丝子的生长量降低,是由于诱导剂诱导大豆幼苗自身产生了抗性,而不是诱导剂具有对菟丝子的杀灭作用。
   2.通过对BTH、PHDC、BABA、SA这4种诱导剂的筛选,确定了4种诱导剂对大豆抗菟丝子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BTH250mg/L诱导大豆抗菟丝子效果最好,达到62.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从而确定BTH250mg/L为本试验的最佳诱导剂和最佳浓度。
   3.喷雾法、灌根法和浸种法诱导大豆对菟丝子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喷雾法是3种诱导方法中最佳的方法;用BTH250mg/L处理大豆幼苗,随着接种时间间隔的延长,BTH对大豆抗菟丝子防治效果基本稳定,最佳诱导间隔期为3d,防治效果达最大值66.5%,持续期至少10d;用BTH250mg/L分别施药1、2、3次,防治效果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经3次施药后的防效可达100%。在一定的诱导间隔期和诱导浓度下,增加诱导次数,可提高植物的抗性;用BTH250mg/L处理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豆幼苗,其中以5片复叶期的大豆幼苗防效最高;用BTH250mg/L处理大豆幼苗,用不同的接种量接种大豆,结果表明,随着接种数量的增加,防治效果随之下降,接种5株或5株以上的菟丝子,其寄生量与对照相当;BTH与PHDC、BABA、SA的联合作用表明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4.BTH250mg/L诱导处理大豆并接种菟丝子后,大豆体内的SOD、POD、CAT、PPO、PAL活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SOD、POD、CAT、PPO、PAL活性的变化与大豆抗菟丝子有紧密的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