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水体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
【6h】

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水体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产养殖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2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育苗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育苗生态系统中浮游细菌生产力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育苗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对细菌摄食作用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育苗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牧食力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斜带石斑鱼鱼苗的生长和摄食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者用定时定量加入虾片和微生物制剂的方法进行斜带石斑鱼育苗。水体中微生物可分解虾片、各类生物的排泄物和残体;微生物又被水体中自然出现的一些微型浮游生物所利用;投入的轮虫、桡足类可摄食微型浮游生物、单细胞藻类等;石斑鱼苗则摄食轮虫、桡足类。育苗过程中,定时测定育苗水面的光照、水体的水温、盐度、pH、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活性磷、总磷等理化指标,研究了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了水体浮游细菌生产力、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牧食力、鱼苗对浮游动物的摄食与生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育苗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育苗期间,水温变化范围26.2~30.2℃、盐度31~32、光照208~45401ux、DO含量6.86~7.99mg/L。水体pH值,在育苗前期随育苗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之后趋于稳定,育苗期间pH值变化范围7.43~8.08;NH3-N、NO2-N、NO3-N含量随育苗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三者有类似的变化趋势,水体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有虾片、饵料残体及排泄物,育苗期间“三氮”的变化范围,NH3-N为0.07~1.83mg/L、NO3-N为0.6~4.9mg/L、NO2-N为0.005~0.576mg/L,非离子氨最高值为0.10mg/L,未见鱼苗急性中毒现象;活性磷(PO43-)和总磷含量也随育苗时间推移而增加,育苗期的活性磷含量变化范围0.04~1.15mg/L、总磷含量变化范围0.28~1.59mg/L。育苗过程中,加入的虾片和EM菌对水化指标有重要影响:虾片被微生物分解成有机酸,水体pH值明显降低,“三氮”和总磷含量增加;加入EM菌加快虾片、生物残体及排泄物的分解,使水体pH降低,通过加快氨氮向硝酸盐的转化,使氨氮含量降低,由于微生物利用水体中的硝酸盐,同样有使硝酸盐氮含量降低的作用,EM菌在水体中能有效降低活性磷含量,没有降低总磷含量的作用。讨论了育苗水体通过加入虾片、EM菌而保持水质相对稳定的机制问题。
   2.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对育苗生态系统中浮游细菌生产力进行研究。育苗期间,三种不同处理的育苗水体的细菌生物量几乎都随着育苗时间的延续而增多;相同时间的取样、不同处理的菌1、菌2、菌3组的平均细菌生物量分别为491.64μgC·dm-3、809.72μgC·dm-3、1200.14μgC·dm-3,即菌1<菌2<菌3,表明增加微生物制剂和虾片的投入量都使育苗池中细菌生物量的增加。随着育苗时间的推移,不同处理的三个组的细菌生产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育苗后期的细菌生产量比前期高;不同处理的菌1、菌2、菌3组的平均细菌生产量分别为255.04μgC·dm-3·d-1、344.50μgC·dm-3·d-1、423.34μgC·dm-3·d-1,即菌1<菌2<菌3,同样表明增加微生物制剂和虾片的投入量都使细菌生产量的增加。细菌生产量与细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r=0.658,n=15),而与水温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r=-0.237,n=15);细菌的日变异系数与水温(p<0.01,r=0.642,n=15)呈显著正相关。讨论了在工厂化育苗生态系统中,虾片、EM菌加入量与细菌生物量、生产量的关系,以及细菌生产量与水温的关系问题。
   3.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育苗水体中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浮游动物对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有控制作用。在水温26.2~30.2℃、盐度31~32的条件下,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量272.9μgC·dm-3·d-1;浮游动物摄食量占细菌生产量的84.8%。其中,小于3μm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量为86.3/μgC·dm-3·d-1,占浮游动物总摄食量的21.3%。讨论了浮游动物对细菌摄食量与细菌生产量的关系,以及影响细菌被摄食量的因素;此外分析了在石斑鱼育苗中小于3μm浮游动物摄食的重要性。
   4.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研究了育苗水体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的牧食力。育苗池中,出现浮游植物16种,平均生物量2.22×106cells/l(0.391mg/l湿重);出现浮游动物14种,平均生物量5.10×104ind/l(14.34mg/l湿重)。水体中浮游动物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对浮游植物的滤水率为108.36ml/(L·h),浮游动物个体的滤水率为2.18μl/(ind·h);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牧食率为0.98mg/(L·h),浮游动物个体的牧食率为2.13×10-2μg(ind·h)。讨论了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的研究方法、石斑鱼育苗水体浮游动物滤水率低等问题,认为石斑鱼育苗水体中浮游动物密度太高,影响了浮游动物的正常生长。
   5.测定了育苗过程中斜带石斑鱼鱼苗的生长与摄食。在水温26.2~30.2℃、盐度31~32时,仔鱼第3d开口摄食,第3d和第4d的摄食率较低,以后的摄食率达到100%;开口期仅有部分个体成功摄食轮虫,饱食率逐渐提高。3日龄仔鱼平均全长1.57mm,平均体重0.067mg,摄食量0.0018mg,饱满系数2.69%;13日龄鱼平均全长3.55mm,体重0.412mg,摄食量增加到0.1080mg,饱满系数26.21%;27日龄平均全长16.82mm,平均纯体重为74.45mg,摄食量2.25mg,饱满系数3.02%。11日龄时,水温27.8℃,投喂轮虫,半数个体饱食的时间35min,饱食个体胃排空时间1h40min,日摄食量为0.401mg,日摄食指数83.54%;26日龄时,水温26.2℃,投喂桡足类,半数个体饱食时间28min,饱食个体胃排空时间2h45min,日摄食量为5.422mg,日摄食指数7.47%。在3~4日龄,不易找到饱食个体;5~7日龄,饱食量0.028~0.046mg(轮虫);9~13日龄,饱食量为0.071~0.173mg(轮虫);15~23日龄,饱食量为0.241~0.487mg(轮虫和桡足类);25日龄的饱食量1.334mg(桡足类);27日龄为2.444mg(桡足类)。鱼苗7:00左右开始摄食,白天连续摄食,夜间均不摄食。从初孵仔鱼开始到育苗27d,鱼苗平均日均增长量为0.45mm,体重平均日均增重3.42mg。全长(LT/mm)与同龄(D/d)的关系式为LT=1.2184e0.0843D,体重(W/m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W=0.0605e0.217D。讨论了斜带石斑鱼仔鱼开口饵料和摄食特点等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