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新客专线新疆段泥岩路堑膨胀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
【6h】

兰新客专线新疆段泥岩路堑膨胀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铁路路基主要病害种类

1.3 铁路路基主要病害机理分析

1.3.1 翻浆冒泥形成机理

1.3.2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机理

1.3.3 黄土陷穴形成机理

1.3.4 泥岩膨胀产生的机理

1.4 整治铁路路基病害的对策

1.5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本章小结

2 项目概况

2.1 兰新客专线工程简介

2.1.1 工程地质概况

2.1.2 沿线气象特征

2.1.3 土壤

2.1.4 植被

2.2.1 病害地段DK1236+054~DK1236+352工程地质概况

2.2.2 地基处理工程措施

2.2.3 路基施工情况

2.3 本章小结

3 病害地段地基变形情况

3.1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设计

3.2 路基病害发现过程

3.2.1 截至2013年12月12日变形累计情况

3.2.2 路肩截至2013年12月12日累计沉降量

3.2.3 无砟轨道区段不同时间累积沉降变化特征

3.2.4 不同断面累计沉降特征

3.3 泥岩膨胀路堑变形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病害地段地基变形整治措施与实施

4.1 病害原因检查

4.2 病害发生原因分析

4.3 病害地段泥岩路堑上拱治理措施

4.4 控制措施实施情况

4.4.1 排水沟开挖

4.4.2 无砟轨道整修

4.5 本章小结

5 病害地段采取整治措施后的效果评价

5.1 整治措施实施后现场情况

5.2 病害路段整治后效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无砟轨道技术的应用,铁路路基在保证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如何控制和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成为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兰新客专线新建段因泥岩膨胀引起的路基沉降超限的地方目前发现的有7处之多,因而泥岩整治对于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以DK1236+054~DK1236+352段为依托,通过对现场观测沉降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引起路堑地基上拱的病害原因,提出了治理方案并在该工程中予以实施,其对路基上拱起到了控制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DK1236+054~DK1236+352路堑开挖后,导致该段水文地质情况发生了变化,路堑的开挖改变了地下水的流向,该段的泥岩吸水膨胀,是造成地基上拱的主要原因。
  (2)地基上拱区域,左线顶面标高变化是从DK1236+054逐渐抬升到DK1236+148最高点后逐渐下降到DK1236+225后恢复到设计标高;右线顶面标高变化是从DK1236+119逐渐抬升到DK1236+148最高点后逐渐下降到DK1236+228后恢复到设计标高。其中道床板上浮最大56.4mm,路肩封闭层最大上升54.8mm,侧沟外侧平台最大上升39.1mm。
  (3)根据路基上拱原因和路基上拱区域特点,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方案。具体措施为:增设排水、降水设施,包括排水沟、降水深坑、渗水暗沟等。
  (4)对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变形观测。数据结果表明,地基泥岩膨胀上拱已基本得到控制,治理方案得当,效果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