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级A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6h】

多级A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1.1.1 城镇污水水质水量特征

1.1.2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膜生物反应器

1.2.1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1.2.2 MBR研究现状

1.3 多级AO处理工艺

1.3.2 多级A/O工艺研究现状

1.4 生物处理与膜法组合工艺研究与应用现状

1.4.1 A/O-MBR工艺及其改进工艺

1.4.2 A2/O-MBR工艺及其改进工艺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实验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

2.1.1 工艺流程

2.1.2 实验装置

2.1.3 膜组件

2.2 原水水质及接种污泥

2.2.1 原水水质

2.2.2 接种污泥

2.3 水质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2.3.1 常规水质分析项目

2.3.2 污泥比耗氧速率测定

3 多级A/O-MBR组合工艺的启动及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装置

3.1.2 运行条件

3.2 启动期的工艺运行效果

3.2.1 启动期COD的去除效果

3.2.1 启动期氨氮的去除效果

3.2.1 启动期TN的去除效果

3.2.1 启动期TP的去除效果

3.3 启动期间活性污泥性质的变化

3.3.1 污泥浓度的变化

3.3.2 污泥沉降性的变化

3.3.3 污泥比耗氧速率的变化

3.4 小结

4 工艺参数对组合工艺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污泥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1.1 实验条件

4.1.2 结果与分析

4.2 污泥龄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2.1 实验条件

4.2.2 结果与分析

4.3 溶解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3.1 实验条件

4.3.2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改进多级A/O-MBR组合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的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改进后的工艺流程

5.1.2 实验条件

5.2.1 改进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5.2.2 改进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5.2.3 改进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

5.2.4 改进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

5.3 改进工艺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强化分析

5.3.1 污泥静态分析实验

5.3.2 污泥反硝化除磷效果分析

5.4 小结

6 MBR膜污染因素及膜清洗效果的研究

6.1 膜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5.1.1 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6.1.2 污泥龄对膜污染的影响

6.1.3 膜池曝气量对膜污染的影响

6.1.4 出水抽停比对膜污染的影响

6.2 膜污染清洗方法与效果分析

6.2.1 水力反冲洗

6.2.2 化学清洗

6.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城镇污水排放量和处理规模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不断增加的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也在大幅提升,而城镇污水处理厂在(GB18918-2002)一级A稳定达标的改造中面临着偏低碳氮比影响生物脱氮能力、冬季水温低影响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能力等难题。多级A/O-MBR组合工艺同时具有多级A/O工艺分段进水脱氮效率高、无硝化液回流、能耗低和MBR工艺高效固液分离、出水稳定、控制灵活的优点,在众多的一级A稳定达标组合工艺中备受青睐。
  本研究采用多级A/O-MBR组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重点研究了在系统启动期间,通过采用减小水力提留时间的方式、不排放剩余污泥的方式来提高污泥浓度至正常运行浓度,分析了污泥浓度增长期间,工艺处理效果和污泥特性的变化情况;系统启动期完成后,研究了污泥回流比、污泥龄、溶解氧等工艺参数对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通过增加内循环措施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分析了反硝化除磷的强化效果;分析了污泥混合液特性、工艺参数对膜污染影响,研究了水力反冲洗和化学在线清洗的方式对膜通量的恢复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1)系统启动运行期间,得益于系统的不排泥运行和膜池的截留作用,反应器污泥浓度由2500mg/L提高到5000mg/L,但污泥活性有所下降。MLVSS/MLSS值由初始的0.85下降到0.79,总SOUR值由初期的22.5mgO2/(gMLVSS·h)下降至末期19.68mgO2/(gMLVSS·h)。系统启动运行期间,系统出水COD、NH4+-N、TN浓度均逐渐降低,TP浓度缓慢上升,至启动完成时出水COD、NH4+-N、TN、TP浓度分别为53.16、7.09、16.24、2.40mg/L,均无法达到一级A标准
  (2)对污泥回流比、SRT、DO的优化研究中发现,污泥回流比与系统COD去除效果正相关;与NH4+-N、TN、TP的去除效果负相关,回流比在50%时效果最佳。SRT对系统COD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与NH4+-N、TN的去除效果正相关,但SRT过长也会使去除效果降低;与TP的去除效果负相关,考虑同时脱氮除磷的最优效果,选择SRT为20d较好,出水TN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TP达到一级B标准。溶解氧采用1.5mg/L左右,脱氮除磷效果最佳,系统出水COD、NH4+-N、TN、TP均值分别为28.20、2.06、12.48、0.93mg/L,出水COD、NH4+-N、TN能满足一级A标准,出水TP满足一级B标准。
  (3)在工艺改进运行强化除磷的研究中发现,工艺改进后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平均去除率分别89.55%和98.38%;系统TN去除率有小幅提升,去除率由初期的76.92%提高到80.31%,系统TP去除率有明显提高,去除率由初期的74.81%提高到90.55%。到第40d时,系统出水COD、氨氮、TN、TP的浓度分别为26.63、1.12、10.33、0.48mg/L,均达到一级A标准。通过污泥静态分析实验发现,运行方式改变使得聚磷菌(PAOs)和反硝化聚磷菌(DPAOs)均得到富集,DPAOs占PAOs的比例由改进前的15%提高到改进后的24%。
  (4)随着污泥浓度和污泥龄的增加,TMP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大,TMP达到设定的清洗压力的时间逐渐缩短。系统在SRT为10d,TMP平均增速最低为1.22KPa/d。TMP的增速随着曝气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过高的曝气量又会使TMP增速加快,本系统中适宜的曝气量为0.10Nm3/h。抽停比为8min:2min时,既有效减缓TMP增长又使产水量达满足要求。水反冲洗对膜通量的恢复效果随着反洗时长的增加而提高,但反洗时间延长到4min后为时,膜通量的恢复量不再显著增加。单纯的水力清洗只能缓解膜污染,不足以消除膜污染,采用0.2%的NaClO溶液对已污染膜进行化学清洗,可使膜通量恢复到初始状态的99.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