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研究
【6h】

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基础设施释义

2.1.1 生态基础设施定义与理解

2.1.2 对生态基础设施的衍生理解

2.1.3 生态基础设施不同阶段的划分

2.1.4 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

2.2 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2.2.1 相关基础理论

2.2.2 相关技术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星海湖湿地概况

3.1 星海湖湿地

3.1.1 历史沿革

3.1.2 现状发展

3.2 所在城区概况

3.2.1 地理环境

3.2.2 经济社会

3.3 资料准备与预处理

3.3.1 资料准备

3.3.2 数据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评价

4.1 评价指标选取

4.1.1 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4.1.2 确定评价指标

4.2 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4.2.1 构建评价体系

4.2.2 建立评价模型

4.3 评价结果

4.4 现阶段水平

4.5 本章小结

5 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优化对策

5.1 评价结果分析

5.2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总结

5.2.1 自然因素相关问题

5.2.2 人工因素相关问题

5.2.3 社会因素相关问题

5.3 优化思路、难点和挑战

5.3.1 优化思路

5.3.2 优化难点和挑战

5.4 优化对策提出

5.4.1 自然因素问题的优化对策

5.4.2 人工因素问题的优化对策

5.4.3 社会因素问题的优化对策

5.4.4 其他优化对策

5.5 优化方案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生态基础设施是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开发、建设、维护和管理。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西北地区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时期的生态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以生态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出发点,以石嘴山市为研究实例,以市内的星海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所在大武口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景观安全格局、雨洪韧性城市设计、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基础,通过ARCGIS技术支持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实地调研、访问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展开生态基础设施的的现状评价,联系实际问题,并进行优化研究。
  首先,明晰生态基础设施的定义、概念、内涵、外延等释义,以及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并清楚了解研究对象和所在城区的基本概况。即对星海湖湿地,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明确其现状发展情况;于所在石嘴山市及大武口区,了解其相应的发展沿革、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现状。由此明确了星海湖湿地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生态服务的供需矛盾和差异。
  其次,依据指标选取原则和方法,针对星海湖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评价,共选取10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三个层次,每个指标和层次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数据分为优、良、中、差作为评价等级。得出评价结果显示,星海湖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综合现状已从“中”达到“良”的水平等级,并逐步向“优”等级水平迈进。但水质较差、空气污染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均湿地公园面积和湿地所处地理位置已经达到优秀水平,交通、景观、社会方面现状“良”偏“中”,达到“优”还有一定的距离,说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依据评价结果判断星海湖湿地生态基础设施处于初级阶段水平,并知晓其不足原因和影响因素;星海湖湿地对于其所在城区的生态服务存在供需矛盾为“量的达标、质的缺少”。归纳总结,星海湖湿地现存问题为水质问题依1日严峻、内涝问题仍未解决、空气质量仍然堪忧、交通可达性好但出行方式不普遍、天际线景观一般但保护开发不重视,市民问卷调查结果也反馈了星海湖湿地空间使用率低且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作、湿地水资源利用不明确等诸多问题。
  最后,基于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优化思路为“量的增加、质的提升”。提出优化策略有:分季阶段改善湿地水质、循序渐进改善城区内涝、多方举措改善空气质量,改善交通出行方式、严控城市建筑高度,空间优化、管理创新、用水明示,渔业转移发展、水资源协同调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建立。以及综合以上优化研究提出通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来进行绿廊、绿带和绿道建设的优化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