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BsAg阴性血清模式与HBV 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6h】

HBsAg阴性血清模式与HBV 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主要中英文缩略表

摘要

前 言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185份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而伴有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者进行HBV DNA定量及肝功能检测,了解不同的HBVM血清模式与HBVDNA的关系,并进一步观察在不同的肝功能及不同临床类型情况下HBV DNA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1.标本采集:收集HBsAg阴性但其他HBVM阳性且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静脉血135份,并收集同等条件下但肝功能异常的HBV感染者外周静脉血50份。 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 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 4.对肝功能异常者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 结果: 1.185份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中,HBV DNA阳性39例,阳性率为21.08%。其中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mi-HBe)+乙型肝炎e抗体(Anti-HBe)阳性59例,HBV DNA阳性19例,阳性率32.20%,单项Anti-HBc阳性52例, I-1BV DNA阳性15例,阳性率28.84%: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fi-HBs)+Anti-HBc阳性50例,HBV DNA阳性5例,阳性率10%,单项Anfi-HBs阳性24例,HBV DNA检测全部阴性。 2.185份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中,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4.81%和38.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 3.39例HBV DNA阳性者HBV DNA拷贝指数均呈低水平,其中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组HBV DNA拷贝指数高于HBV携带者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在HBsAg阴性但其他HBVM阳性者中仍可能存在低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尤其是在伴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病患者中更明显;并且低水平的HBV感染同样可以发展至慢性乙肝甚至乙肝后肝硬化。

著录项

  • 作者

    陈应华;

  •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

  • 授予单位 遵义医学院;
  • 学科 传染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佳;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2.62;R446.119;
  •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 表面抗原; 血清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