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特征及振兴机制研究
【6h】

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特征及振兴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中国进入传统村落保护新困境

1.1.2 民族文化传承的诉求

1.1.3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1.4 村落空间营造的“记忆缺失”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水平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史料分析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多学科综合法

1.5 相关概念

1.5.1 聚落与传统聚落

1.5.2 聚落空间

1.6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甘南地区藏族传统聚落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2 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地域性

2.2.1建制沿革

2.2.2民族溯源

2.2.3宗教文化

2.2.4资源赋存

2.3 社会经济结构的互补性

2.3.1人口组成与分布

2.3.2产业经济发展

2.4 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相关情况

2.4.1甘南州传统聚落概况

2.4.2甘南州传统聚落分布规律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南地区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生长特性

3.1自然环境——聚落区域空间结构

3.1.1选址逻辑——依托地形、邻水而建

3.1.2聚落规模及空间形态

3.1.3聚落空间结构

3.2人工物质空间——聚落内部空间组织

3.2.1领域——信仰空间

3.2.2秩序——街巷空间

3.2.3 生存——滨水空间

3.2.4归属——公共交往空间

3.3聚落空间的情感基础

3.3.1 均质化的生活方式

3.3.2 共同的文化背景

3.3.3血缘与地缘的二元性

3.4 传统聚落空间的元素特性

3.4.1聚落边界——物理边界与心理边界

3.4.2越界状态的积极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落空间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4.1自然因素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与自然同构

4.1.1地形地貌影响聚落分布

4.1.2河流水系影响聚落形态

4.2人文因素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4.2.1自然崇拜——生态伦理观念

4.2.2生存与防御的考量

4.3自组织影响下的聚落空间

4.3.2嘛呢房——信仰空间秩序构建

4.3.3社会组织的自主性

4.4传统民居异化及其影响

4.4.1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类型

4.4.2甘南地区藏族传统民居的演化

4.5聚落空间的演化机制

4.5.1生成的自发性

4.5.2地域身份认同性

4.5.3功能的复合型和模糊性

4.5.4动态演化的不可逆性

4.5.5空间形态的表征性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视域下传统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再生

5.1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的当代演变

5.1.1空心衰退型

5.1.2搬迁——从山上至山下

5.1.3稳定更新型

5.1.4 逐步扩张型

5.2甘南藏族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演变

5.2.1街巷空间活力持久

5.2.2新生活动设施空间

5.2.3集体空间消失

5.2.4滨水空间衰落

5.3传统聚落空间的现代化演变

5.3.1传统文化隐形的网络公共空间——牧民微信群

5.3.2现代性冲击下聚落空间的“此地人”迷失

5.3.3现代文化影响下的聚落跨村界融合

5.3.4 现代聚落发展与传统自组织的关系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振兴经验及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空间振兴机制探讨

6.1不同视域下的乡村振兴

6.1.1日本“农村振兴运动”

6.1.2韩国“新村运动”

6.2乡村振兴启示

6.2.1政府引导,农民主体

6.2.2乡村政策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性

6.2.3培育内生式发展动力

6.3传统聚落空间振兴机制探讨: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

6.3.1自然生态体系的稳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3.2物质性空间结构的动态延续(骨架空间保护)

6.3.3他组织适度干预聚落更新演变

6.3.4意识中的“共同在场”——血缘与地缘关系网络空间开发趋势

6.4传统聚落空间振兴机制探讨:自下而上的精神培育

6.4.1乡村自组织的培育

6.4.2地域精神与文化自觉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6.4.3 “村民说事”村民为参与和受益主体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1)传统聚落空间特征

(2)传统聚落的演化特征

(3)传统聚落的振兴机制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4 结语

致谢

参 考 文 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与课题研究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