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角蛋白18片段与炎症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
【6h】

细胞角蛋白18片段与炎症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非酒精性脂肪肝、隐源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综述二:细胞角蛋白1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侵入性诊断中的研究.41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伴代谢综合征的NAFLD患者细胞角蛋白18片段、炎症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为预防NAFLD的向严重肝病发展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1.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5例(依照2006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2.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表,记录入选患者病史和一般资料、检测生化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收集入选患者的空腹血液标本,以25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留取血清-70℃冰箱内保存;招募正常对照组20例(检测项目基本相同)。
   3.根据是否伴代谢综合征或代谢危险因素的多少分组:①伴代谢综合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MS+NAFLD)、不伴代谢综合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D)、正常对照组(NC);②代谢综合征成分分组(MS1/MS2/MS3)。
   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别血清中细胞角蛋白18片段、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通过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在MS+NAFLD组中分别与NAFLD组、NC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1,P<0.05)。
   2.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在MS3组分别与MS1、MS2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6,P<0.05)。
   3.PBG(2h)、INS(2h)在MS+NAFLD组、NAFLD组、NC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18,F=25.91;P均<0.05),INS(FBG)、HOMA-IR在MS+NAFLD组较NAFLD组、NC有统计学差异(F=9.24,P<0.05:F=25.54,P<0.05)。
   4.炎症相关因子TNF-α在NC组分别较NAFLD组、MS+NAFLD组差异统计学意义(F=6.99,p<0.05),NAFLD组与MS+NAFL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77)。
   5.hs-CRP(H=31.76,P<0.05)表达水平在MS+NAFLD组、NAFLD组、NC三组间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MS组分分组中无统计学差异(H=0.68,P=0.712)。
   6.IL-6在MS+NAFLD组较NAFLD组、N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4.16,P<0.05),NAFLD组与N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24),IL-6(F=6.39,P<0.05)在MS3组中表达水平分别较MS1、MS2组有统计学差异。
   7.ALT(F=55.22,P<0.05),GGT(F=22.56,P<0.05)在MS+NAFLD组、NAFLD组、NC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分别在MS3组中表达水平较M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F=14.02,P<0.05;F=6.18,P<0.05)。
   结论:
   1.伴代谢综合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凋亡、炎症程度、胰岛素抵抗较不伴代谢综合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正常对照明显。
   2.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当伴有代谢危险因素数量达到三个或以上时,其肝脏凋亡和炎症、胰岛素抵抗较三个以下代谢危险因素者显著。
   3.伴代谢综合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能更具有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的趋势,建议较早地对该类患者进行干预,以预防严重肝病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