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Kv1.2在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的表达
【6h】

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Kv1.2在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钾离子通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和Kv1.2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Kv1.2异常与癫痫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瞬时外向钾离子通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通过腹腔注射1%戊四唑(PTZ)溶液40mg/kg,10min后注射20mg/kg,然后每10min注射10mg/kg复制急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成功致痫后1h、24h、48h组。于上述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大脑组织,将脑组织分成两半。一半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钾通道Kv1.1、Kv1.2蛋白表达情况。另一半脑组织分离出海马行WesternBlot检测钾通道Kv1.1、Kv1.2蛋白水平。
   结果:1、制作大鼠癫痫模型结果:实验组30只大鼠于二次注射PTZ后27只大鼠出现全身阵挛、角弓反张、四肢强直、跌倒,达到Racine标准4~5级,脑电图明显异常,表现为大量的高尖波及尖慢复合波,另外3只大鼠均无全身痉挛出现,剔除实验组。
   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v1.1、Kv1.2蛋白海马区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与实验组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Kv1.2蛋白在大鼠海马均有广泛分布,以CA3区最为明显,实验组海马阳性细胞数目在各时间段均较正常组少,阳性细胞着色较浅,少有突起。实验组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各时间段1h、24h、48h及海马各区CA1、CA3、DG的平均光密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各区的平均光密度值相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各时间段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瞬时外向钾通道Kv1.2:各时间段1h、24h、48h及海马各区CA1、CA3、DG的平均光密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各区的平均光密度值相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各时间段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3、Western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瞬时外向钾通道Kv1.1、Kv1.2蛋白相对浓度的结果:在海马神经细胞钾通道Kv1.1、Kv1.2蛋白均有表达,实验组大鼠海马区钾通道Kv1.1、Kv1.2表达均有下降,致痫后1h、24h、48h大鼠海马区钾通道Kv1.1、Kv1.2蛋白相对浓度与对照组相对浓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各时间段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大鼠癫痫模型海马各区中Kv1.1、Kv1.2蛋白表达不均一,CA3区表达最多。表明海马各区在大鼠癫痫发作过程中参于的程度可能不完全相同。
   2、大鼠癫痫模型海马区钾通道Kv1.1、Kv1.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钾通道Kv1.1、Kv1.2表达下调可能与癫痫发病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