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研究
【6h】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文献综述

2.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2.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研究

2.2 协同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

2.2.1 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

2.2.2 协同创新理论应用的相关研究

2.3 共生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2.4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2.5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的相关研究

2.6 现有文献综述总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生命周期理论

3.1.1 企业生命周期的定义

3.1.2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

3.2 协同创新理论

3.2.1 协同创新的定义

3.2.2 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

3.3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3.3.1 共生的定义

3.3.2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种类

第4章 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4.1 我国企业协同创新现有模式

4.2 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4.3 用生命周期理论解决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第5章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分析

5.1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

5.2 企业协同创新的共生模式

5.2.1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成员选择

5.2.2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关系分析

5.2.3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环境分析

5.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分析

5.3.1 企业萌芽阶段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分析

5.3.2 企业成长阶段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分析

5.3.3 企业成熟阶段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分析

5.3.4 企业衰退阶段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分析

第6章 实证研究

6.1 研究样本与问卷设计

6.2 统计分析与数据结果讨论

6.2.1 萌芽阶段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6.2.2 成长阶段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6.2.3 成熟阶段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6.2.4 衰退阶段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6.3 结论

第7章 对策与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企业协同创新共生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建立以市场为背景的企业、高校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的整体效益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借鉴生物学中的共生思想将协同创新体系看作一个整体,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成员选择,关系问题以及周围环境对协同创新体系的影响,得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的共生模式,对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探索。
  论文在企业生命周期、协同创新以及共生理论的文献回顾基础之上,对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协同创新分别以共生理论的三个要素进行了研究,用共生成员分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成员的选择,用共生关系分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模式,用共生环境分析周围环境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从生命周期和共生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协同创新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论文结论是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的模式各有不同;企业如何选择协同创新共生成员、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各有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