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某堆山造景工程对建筑物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
【6h】

上海某堆山造景工程对建筑物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针对大面积堆载工程中土体沉降的试验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大面积堆载试验的试验分析

2.3 采用桩基方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针对土体沉降对桩基影响的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对象

3.3 试验主要仪器及流程

3.4 试验内容及测点分布

3.5试验结果分析

3.6 堆载预压法的可行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堆载预压法对减少大面积堆载不良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模拟软件和本构模型的选取

4.2 堆载预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 堆载预压法实际成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堆山造景工程出现,由于对堆山造景工程的错误认识,也出现了很多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对上海某堆山造景工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堆载试验和桩基足尺试验,对大面积堆载工程造成的沉降、负摩阻力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时,采用ADI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及房屋沉降观测,对堆载预压法进行了论证研究。主要研究方面有:根据大面积堆载试验,对堆土高度进行限定,同时选取合适的桩型进行施工;通过桩基足尺试验,探讨大面积堆载对桩基负摩阻力、中性点的影响,并结合大面积堆载试验结果进行论证;通过ADINA数值模拟以及房屋沉降观测,验证堆载预压法对负摩阻力减少的作用。本文研究将大面积堆载引起土体沉降与桩基负摩阻力联系到一起,为后续的堆山造景工程提供了工程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上海软土地区堆土高度不宜超过3.5m,堆载水平不宜超过60kPa,一旦超过,土体压缩会呈塑形状态,导致压缩量剧增。所以在堆山造景工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堆土高度超过3.5m。⑵确定中性点的位置是研究桩身负摩阻力的关键,中性点选取得越正确,得到的桩身负摩阻力值越准确。在靠近堆载体的一面,中性点的位置越下移,但是随着土体的固结,变化程度也非常明显,土体固结时间越长,中性点越上移,临近堆载体的桩变化要比远离对载体的桩变化大很多。⑶临近大面积堆载的负摩阻力变化随着堆载的增加,增大趋势非常快,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造成差异沉降导致房屋倾斜。⑷数值分析成果显示,堆载预压6个月后再施工建筑物,大面积堆载的不利影响将被大大降低,可以确保建筑物总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在安全允许范围内。因此,通过在建设过程中调整工序,力争先期完成或部分完成堆载并休止不少于3~6个月,则可大幅度降低土体工后变形、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倾斜、桩基负摩阻力,以及可能对其他构筑物、附属设施引起的不利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