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与社会补偿机制研究
【6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与社会补偿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近现代西方社会公平思想的考察

2.1 近现代西方私有制下的社会公平思想疏议

2.2 马克思的社会公平思想阐释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价值内涵的确定

3.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演变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要素与社会公平的辨析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定位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实践基础

4.1 当代中国社会不公平的现实表现

4.2 社会不公平现象的缓解机制——社会补偿机制

4.3 社会补偿是社会公平的实践基础

第5章 社会补偿机制建设

5.1 社会补偿的制度范畴与基本原则

5.2 社会补偿的机制运行

结语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国家性质的应有之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愈发的复杂多样,社会矛盾加剧,社会不公平现象开始显现。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对于社会公平更加的强调。中央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公正作为社会层面的基本要素。但是现实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价值内涵仍然模糊,对于社会公平的保障缺少可用于实践的制度支撑。故而深入研究以确定当下中国社会公平基本内涵,并提出有效的实践手段势在必行。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的基本思想、考察梳理了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公平的有益实践、批判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有利的社会公平思想,最终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价值内涵的两个基本维度—正向维度上的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逆向维度上的结果公平、实质公平。其次,具体分析当下中国的社会不公平现象,通过考察得出社会不公平现象实质是社会利益的失衡,而对于利益失衡的矫正方式是利益补偿,社会补偿是社会公平的实践基础。最后,对社会补偿机制内容作初步的建构。
  社会公平是社会改革的重点,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的实现,增强我国人民特别是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福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