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分析
【6h】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变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临床轮训情况

英汉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1 材料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件1

附件2

附表1

附表2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188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开腹胆囊切除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ASAⅠ~Ⅲ级,年龄22~80岁,排除术前有认知功能障碍者;活动性肝病、中风后遗症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或者服用相应药物史者;并发听力和语言障碍者;有颅脑疾患病史者;术后送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者。记录术前指标:年龄、性别、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ASA分级、手术类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烟酒史、实验室检查异常数值、其它系统疾病史、手术史及其手术次数。术中均常规准备,按实际执行的麻醉归组,记录术中指标:麻醉方式、吸入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阿托品或麻黄素用量、肌松药、低血压次数、术中补液量、输血量、出血量。记录术后指标: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前1d、术后第1d、第3d、第7d、1月、3月、6月测定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和计算力、识记能力、语言能力、回忆能力的评分,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镇痛方法及其药物、特殊临床表现。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总分30分,术后评分与术前评分比较,若下降2分或2分以上判断为认知功能障碍。
   结果:共有168例完成随访。①术后第1d,168例全部完成院内随访,POCD发生了50例,POCD的发生率为29.8%;术后第3d,167例完成随访,其中,124例为院内随访,43例为电话随访,POCD发生了19例,POCD的发生率为11.4%;术后第7d,149例完成随访,其中,62例为院内随访,87例为电话随访,POCD发生了8例,POCD的发生率为5.4%;术后1、3、6月均为电话随访,且均完成随访106例,其中,术后第3月POCD的发生率为1.9%,而术后1、6月均无POCD的发生。术后早期POCD(术后1周)共发生59例,发生率为35.1%。②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显示民族(P=0.041)、手术方式(P=0.012)、吸入麻醉时间(P=0.002)、住院时间(P=0.000)是影响早期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的长短(P=0.065)与术后镇痛泵的使用(P=0.091)对早期POCD的发生也有影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入麻醉时间(P=0.047)、术后住院时间(P=0.001)、术后不良反应(P=0.020)为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全身麻醉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呈逐渐恢复趋势。以术后1d~3月变化趋势明显,而术后6月未见POCD的发生。
   2.本研究的执行内容看,POCD的发生是可逆性的,最多见于术后1周,最长见于术后3月。表明本实验中两种全身麻醉未见长期POCD的发生。
   3.吸入麻醉时间(>1h)、术后不良反应为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OCD增加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
   4.本研究的执行全身麻醉方式即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间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