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海地区高危人群股骨头坏死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6h】

长海地区高危人群股骨头坏死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及对象

1.1.1问卷调查

1.1.2体格检查

1.1.3血液化验

1.1.4影像学检查

1.2 临床资料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2.2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性研究

2.2 相关性分析

2.2.1性别与年龄

2.2.2 侧别与性别

2.2.3侧别与年龄

2.2.4分期与性别

2.2.5分期与年龄

3 讨论

综述

展开▼

摘要

作为当今社会骨科界最常见的难治病之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的破坏、继而出现股骨头内部骨性成分坏死的一种进展性病理变化过程,从临床表现来讲,患者首先会出现患侧髋关节、髋周酸胀不适等一系列的先驱症状,继而上述的疼痛及酸胀不适等症状会逐步加重、并随之出现患侧髋关节活动功能进展性受限(以髋关节外展及屈曲功能为主)等临床症状,但是在国际骨科界上,尚未有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以及生理病理改变的广泛认可的共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病因学上可以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以及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两大类,而由于髋关节症状的渐进性与活动能力的缓慢丧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当今社会引起髋关节疼痛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的常见原因。但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在骨科界内达成比较明确的共识,就是患者因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等诸多外伤性原因导致髋关节囊内的血肿、压力增高、股骨头内部供养血运破坏,股骨头坏死的形成。患侧的髋关节疼痛是该病患者早期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在临床上,临床医生正确的辨识和分析患者病史,规范的、有针对性的查体,并辅以有力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监控疾病的发展和及时提供早期相应治疗的关键所在。根据相关文献的报道的已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推测,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约2000多万例,其中我国的患者大概占500-750万例,而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10-20万例[1-2]。但是由于我国滥用皮质类固醇的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较为普遍,酗酒、吸烟现象严重,因此现在实际发病人数应该还会高于此数。而且,众所周知,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与干预治疗对其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这个数字,临床工作者、实验室科研人员及流行病学专家应紧密合作,完善预防、诊断、治疗等各个体系,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疾病的困扰。
  从病因学上来讲,当今国际骨科界被广泛认可的病因主要包括创伤、酒精、激素、减压病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在于,患者的一些原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非典型性肺炎、神经系统疾病、某一些眼科疾病及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等)的病情需要,在一段时间范围内需要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了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是指患者长期大量酗酒,这会导致肝脏脂肪变、骨髓脂肪变性以及脂肪组织的坏死,如上述病情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股骨头内部滋养血管的逐步脂肪栓塞,进而发生股骨头血液滋养的中断,股骨头内骨组织变性坏死,随后便会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减压病性股骨头坏死是指特种工作人群,在某些时刻瞬间失压时会导致血管内所释放的氮气栓塞股骨头滋养血管所,从而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由于工作相关环境的原因多发生于潜水员、沉箱工人、隧道工人及飞行员等[3]。其他类型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归根结底无论何种病因,最终归宿都是滋养血管破坏,血运中断,股骨头内部的骨性组织发生缺血坏死,从而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我国导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长期大量饮酒以及高油脂饮食等因素的增多;二、随着人们对股骨头坏死疾病认识的提高,辅助诊断的仪器设备以及临床医生诊断手段的不断提升,该病诊断率上升,故患病比例也就随之增加;三、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医学常识依旧比较落后,药品管理比较混乱,依然存在着糖皮质激素滥用的情况。
  我院历时3年,对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5座海岛上1.4万常住居民进行股骨头坏死病普查,并行双髋关节 X线进行股骨头坏死的初步诊断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对于股骨头坏死早期 X线检查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其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并无明确意义。遂在接受普查的居民中抽取高危人群(包括:潜水员、长期酗酒者、高血脂症者及既往存在髋周疼痛者等)300余人,进行 MRI检查,进行股骨头坏死的筛查与诊断。此外,长海县距我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0余公里,水陆交通相对便利。方便受检者来我院接受核磁共振的免费检查。海岛部分居民有从事潜水工作的经历。海岛医疗条件及居民医学常识较差,存在着滥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部分居民饮酒量较大、体重较重,并存在高血脂症。有一定数量的高危人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